立即捐款

高考放榜的啟視

今天香港的高考放榜﹐新聞中有兩個數據十分有趣﹐有值得我們探究的價值。
第一個數據是考6A狀元是全女生﹐考5A核眼也是女生佔大多數。
不知這個數據可以不可以﹐作為支持女生讀書比男生優勝的論點。
怪不得現在大學收錄的新生陰盛陽衰﹐甚至很多傳統男性為主的科目﹐
如醫生律師等﹐也是女生多過男生。唯一還能夠堅守男性堡壘的學科﹐
就只淨下工程和電腦系﹐不過這個趨勢看來也保持不到多久了。
大學女生多個男生本身不是一個問題﹐但是他們畢業後到了擇偶期﹐
問題就會慢慢浮現出來了。絕大部份女人不接受學歷比自己低的丈夫﹐
男人除非一心想吃軟飯﹐他們也對學歷高於自己的女人有所抗拒。
就算男女比例相等﹐因為擇偶條件不吻合﹐將會做成社會結構失衡的問題。
男人是理性動物﹐大慨還會依照經濟學的供求定律﹐改變擇偶要求去迎合市場。
可是女人是感性動物﹐在高舉獨身主義年代﹐大有可能找不到好男人不如不嫁。
大量獨身女子湧現會否做成社會問題呢﹖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第二個數據是說用中文應考的學生成績有進步﹐因此肯定母話教學的價值云云。
我沒有確實的數字﹐所以只能夠用簡單的邏輯﹐去指出這個結論不一定可靠。
報章說用中文應考的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及格率比以往有明顯上升。
這其實是一個統計學上的錯覺﹐整體學生的成績根本沒有明顯進步。
只不過以前中等程度的學生可以讀英中﹐現在則沒有選擇被迫讀中中﹐
中中的平均成績自然會上升。若以英語應考生的學生作比較﹐
就會發現英中的成績遙遙領先中中﹐怎麼又不見有人出來肯定英語教學的價值。

有一點值得留意是化學科的成績下跌2%﹐讀過化學的人也知道﹐
化學這一科用英文教一定好過中文教﹐看見那些中文化學名稱就頭痛了﹐
還是英文名稱易學易記。不是所有科目也適合用中文教學﹐特別是數理電腦科﹐
大部份理論和專有名詞也是以英語為本﹐用中文反而詞不達意事倍功半。
其實香港人的母語不是純中文﹐也不是純英文﹐而是中英夾雜的港式語文。
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香港人﹐基本上是沒有可能不以中英夾雜的句子交談﹐
這個中英夾雜的語言系統﹐在網上有人甚至記錄文法規則以供參考。
所以我認為讓學生最有學習效率的教學語言﹐是香港中英夾雜的教學法﹐
課本試卷寫答案用英文﹐上課時用中文輔助解說﹐專有名詞盡量用英文﹐
方便學生銜接大學﹐特別是到海外升學。這其實是當年我讀中學的教法﹐
尤其是物理課的印象特別深刻﹐會考全班四十個同學二十六人拿A。
誰說純中文教學一定比掛羊頭賣狗肉的混合語教學優勝﹖

香港的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請教署不要再以政治理由插手教學語言的選擇。
考試局只需要提供中英對照的試卷﹐指明考生只可以一種語言作答以方便改卷。
其他的事就讓學校﹐學生﹐家長﹐以及教育市場去作出最有效率的選擇。
如果順便取消中學派位改行學卷制﹐讓學生家長自由選擇學校﹐就更加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