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黃 洪:小班也可以扶貧?

唔係嘛,咁鬼易,小班也可以扶貧?這是筆者知悉教統局突然提出利用小班扶貧的第一反應。筆者贊成小班教學,也贊成以教育來扶貧,但對於以小班教學能達到多大的扶貧效果,有很大疑問。

為配合扶貧政策,教育統籌局將於下學年,揀選在小一至小三有四成學生領取綜援或全額學生資助的學校,推行小班教學。李國章局長解釋先在清貧學校推行小班教學,是由於小班教學對社經地位較低、家庭支援薄弱的低年級學生,效果較明顯。教統局希望藉此計劃,給予貧困學生在學習上多些個別照顧。同時從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例如自信心、自尊和學習動機等,了解小班教學如何讓清貧學生有較均等的發展機會,透過教育促進社會流動。

初步看來,這是教統局的如意算盤,利用一石二鳥的計劃,一方面應付要求全面推行小班教學的公眾壓力;另一方面亦滿足了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以教育扶貧的構想。但這種急就章的政策規劃與推行,嚴重混淆了「小班教學」與「扶貧」政策的目標。有關實踐的結果很可能不是一石二鳥,而是一聲槍響後群鳥亂飛,小班教學既未能全面推行,亦不能達到教育扶貧的目的。

小班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減少每班師生比例,為改變老師傳統的授課模式創造條件。小班教學較易採用小組形式上課,加強師生互動及學生參與,較傳統授課易處理學生間的差異。所以不但對貧窮學生,對所有學生都有利。

若政府只是基於資源暫時不足而作出優次選擇,卻有一定的時間表,稍後會在其餘學校推行小班的話,筆者贊成有關建議。但李局長強調,政府暫無意擴展小班計劃。令人不禁懷疑當局由於資源不足,未能在所有學校推行小班教學,但為了平息愈來愈大的要求聲音,而提出折衷方案。社會人士仍關注,若接受有關方案,是否意味接受政府不會全面推行小班教學。若屬實,有關建議或會加劇貧窮階層與中產階層的分歧,與建立和諧社會、促進共融來扶貧的目標相反。

根據海外以教育扶貧的經驗,主要是透過教育增加貧窮學生的人力及社會資本,提高其知識、技能及態度,以應付市場需要,令貧窮學童有更多就業、加薪及升職機會,有更多元化的社會網絡,及對未來生活有一定的願景及期望,達至跨代的階級流動及扶貧效果。

現時香港貧窮學童的貧窮狀況,主要並非由於大班教學引起,而是課程單一化、教育資源集中精英學生,公開考試成為選擇精英的主要過程導致。教統局指相對一般學童,小班教學對貧窮學童會有更好的教育效果,筆者認同這說法;但這並不意味小班教學是有效的扶貧方法。小班教學未能對貧窮的成因對症下藥。

筆者與不少貧窮家長及學童討論過如何以教育扶貧,小班教學其實不在他們的願望清單中,他們認為應在教育政策和制度上作出適當改革,結合家長的願望與國際有關教育與貧窮的研究,筆者認為有較大扶貧效果的教育措施包括:

! 將九年免費教育延長至十二年。配合三三四學制,將高中三年納入免費教育,令清貧家庭的學童能較易完成高中課程,亦將高中畢業成為新的人力基準。

@ 維持過去對副學士課程的資助,減輕修讀副學士課程的學費負擔,令貧窮家庭的學生不必因家庭經濟狀況與擔心負債而放棄修讀機會,令他們有同樣機會完成大專教育。

# 在中學課程包括初中及高中課程改革中,加入更多職業導向及相關元素,建立更多元化的學校及學習計劃,讓未能適應傳統文化中學課程的學生不用中途輟學,能完成與職業相關的課程。

$ 在中學及大學課程中加強職志、世界觀與生命教育,讓學生更有成就感和自尊。協助學生認識、尋找及確立人生目標和路向,明白本身的長處和缺點,更了解不同行業的工作處境和要求,及早為進入工作世界作出適應和準備。

要以教育來扶貧並非不可能,但要有一定的資源、魄力與規劃。若要以這貧窮學校小班教學計劃來扶貧,又是另一次急就章、零散分割的試驗。無論是過河或擲鳥,我們真的沒有其他石頭嗎?

黃 洪
蘋果日報     200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