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30年的仁愛圍盂蘭節

IMG_1059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對仁愛圍旁的商戶和小販都是差不多,科儀、派米、頌經、化寶、街坊捐輸、守夜,眨眼間,盂蘭節已經30年了。

從30年前是1979年,盂蘭節保佑他們走過經濟和社會的低潮,89的64事件、97的金融風暴、今年的金融海嘯,也避過疾病的侵襲,03的沙士和今天豬流感都化險為夷。

仁愛圍的盂蘭節有趣,不是因為他們的規模宏大、裝飾華麗,而是街坊的熱心。他們都是在附近工作和居住,大家都相信盂蘭節不只是他們,而是屬於這個地方。這三天是大家的"分享會",街坊得到平安米和諸神的保祐,孝子賢孫也可附薦記念先人,商販得神靈庇護,生意興隆,回饋社區,維繫潮州社群網絡,沒有人供奉的遊魂野鬼也得到念經超度,禮物食物。

社區文化,不同高尚的文化,很多建基互利的關係,互利不止心理和感情上,也有物質的裨益。財富人人分配,就是社區的和諧,基層市民尤其受惠於盂蘭節。他們不知怎樣會得知盂蘭的舉行地點和時間,輪流到不同地方拿平安米,有婆婆告訴我,跑遍整個九龍東,就可獲得半年的食米。康寧道盂蘭節上,老人家免費看潮州大戲,巴基斯坦小朋友拿下飲宴剩下的汽水。生活和生計,就是社區文化,大家都是將現在的生活延續下去,「利」是維繫的重點,但此「利」不是地產商之利,是有公共性,有利他人,亦有利自身。社區中,「階級」並非排他性,自利建基於互利,不同職業、身份、年齡都可以相互往來。

社區是很抽象,捉不到,見不着。社區網絡,尤甚,甚難量化,也不是一朝一夕可計算。盂蘭節等傳統節慶能將活現社區,這歷史性和地方性的眾會,共同身份塑造,節慶不同博物館,要地方和街坊結合,不能像古根漢的隨處遷移,不然只成花車巡遊、音樂晚會,「為攪而攪」,節目舉行取代活動背後的目的。

「以人為本」同樣複雜,80年代的人口普查,會問受訪者會否說方言,潮州、客家、閩南話都是我們的語言,現在只會簡化為普通話和廣東話。傳統,不是被時代淘汰,只會人為地消失。強調我們的身份,甚麼「人」?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可有長長的答案,可以是潮州人,也可是官塘人,香港人,中國人、工人、商人,各個答案並不矛盾,可以並存......「以人為本」,應改為以「XX人」為本,「XX人」就是我們自豪的社區生活文化。

現在提倡保育是最低層次,建築物和硬件為主,(有意地)看不見非物質的文化,也不知道社區的生活文化。一刀切的政策,以「錢」作為單一衡量方法,方便政府的管治,劃一的重建準則和賠償條件,是以官為本。弄清甚麼是「XX人」,明白社區的變遷,這才算開始談上「以人為本」。

傳統的神祗保祐我們免受疾病、遊鬼的襲擊,給予我們順利和運氣,生意興隆。可惜,卻敵不過政府和市區重建。

跟負青籌辦的街坊交談,他的疑問跟我相同,是否有下一屆呢?幸好,還有下年31屆。儀式結束時,他們一行人還把信物抬到下屆總理的家中,下年就會大鑼大鼓的迎回信物。

32屆,卻不知有否再下下一年?重視社區保育和滿口文化的市建局,能告訴我們有否32屆呢?

寫作時,電視劇<<絶代商驕>>傳來一句對白︰"街坊幾廿年感情點賠啊"

IMG_0977

南亞小朋友免費拿取飲宴的汽水
IMG_0988
IMG_0989
IMG_0996

仁愛圍的打醮儀式

IMG_1001
IMG_1017

化各式紙紮公仔

IMG_1055
IMG_1049

將信物送到新任總理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