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銅鑼灣報檔涉無牌經營遭冚檔 食環署:仍未收到臨時牌照申請

【獨媒報導】位於銅鑼灣駱克道與波斯富街交界的報檔上周五(7日)傍晚被食環署小販管理隊「冚檔」,以涉嫌在公眾地方無牌販賣及阻塞通道拘控一名女子,並取走報紙、雜誌、樽裝水、香煙等合共價值逾百萬貨物。《獨媒》今早到場視察,該檔現時已「重開」。食環署指,報檔的原持牌人今年2月去世後,報檔一直無牌經營,並大範圍霸佔街道。署方曾建議對方申請臨時牌照才作經營,惟至今仍未收到申請。

該報紙檔位於銅鑼灣廣場一期對出,在上周五被食環署「冚檔」後已即晚「重開」。《獨媒》今早到場視察,發現報檔仍有營業,有少量報紙、雜誌、香煙售買,貨架上則仍有食環署的封條。

DSC_4979

七一又有優惠 免費乘電車、輕鐵及新界西北港鐵巴士

【獨媒報導】今年7月1日是回歸27周年,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宣布將推出多項優惠,其中公共交通方面,市民可免費乘搭電車、輕鐵及新界西北的港鐵接駁巴士,小童則可免費乘坐多條港鐵路線。

無標題

比較2022年及2023年,去年港鐵同推出輕鐵及港鐵巴士免費,惟另有免費車票抽獎;九巴則於6月中至8月中設13個小童紅日免費乘車;天星小輪的灣仔至尖沙咀線及富裕小輪的中環至紅磡線及水上的士免費;電車的免費日更長達五日,由2023年7月1日至5日。2022年7月1日,九巴有多項優惠,包括長者可以回贈方式免費乘車,電車則同告免費,港鐵則僅設有免費車票抽獎。

駁斥岑耀信文章 李家超指法官專業不在政治方面

【獨媒報導】上周辭任的終審法院前海外非常任法官、英國最高法院前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撰文指出本港法治已岌岌可危,又形容香港正逐漸成為一個極權城市。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早見記者時顯得有備而來,駁斥法官的專業「唔係喺政治方面」,又翻岑耀信舊帳,指對方於2021年拒絕參與政治杯葛香港司法機構,當時說法與今日有「矛盾」。李家超最後為本地法官「集氣」稱:「整個香港社會都支持你哋。」

6.9百萬人上街五周年 台北600人遊行

(獨媒報導)昨日(6月9日)是香港反修例運動爆發5周年,在台港人組織在台北舉行遊行和集會,兼聲援初選47人案,主辦方稱參與人數超過600人。參與遊行的除了在台港人,亦不乏台灣人。主辦方在活動開始前提醒,參與這場遊行必然要承受某種程度的政治與安全風險,亦並非遮掩面容就能避免,呼籲港人審慎評估自己身處的情境以及各式相關的風險。

無標題

在台港人組織香港邊城青年,6月9日在台北舉行「香港自由六月2024台北遊行——捍衛民主 台港同行」遊行和集會,由自由廣場牌樓遊行至西本願寺,途經凱達格蘭大道和西門町,稱望透過遊行舉起自由旗幟,捍衛民主,台港同行。

【港超聯】前港隊後衛羅拔圖確認離開傑志 已返回巴西

【獨媒報導】前港隊後衛、41歲的羅拔圖已離開香港返回巴西,他向《獨媒》表示,已正式離開港超聯球隊傑志,來季去向未明,亦不肯定是否會回到香港:「同傑志嘅所有嘢發生得好突然,我從來都無諗過要走,但我已經無時間諗同做決定。」

去季「三冠王」傑志今季失落港超聯冠軍,球隊主力被指年紀偏大,來季將年輕化。在早前公布的離隊名單,便包括基爾頓、米基爾、保羅、查理史葛及羅素等共8人。

【港超聯】徐宏傑與理文解約赴「其他聯賽」發展  料再度北上

【獨媒報導】應屆港超聯冠軍理文宣布,與港隊後衛徐宏傑達成解約協議,指其會到「其他聯賽」發展。據了解,徐宏傑很大機會再度北上,加盟由前港隊主教練安達臣執教的中甲球會雲南玉昆。

【足總盃初級組】南華負中西區屈居亞軍 盧潤森:對升超持開放態度、需視乎球市發展

【獨媒報導】足總盃初級組周日在蒲崗村道公園上演決賽,南華在90分鐘與中西區踢成2:2,互射十二碼5:6不敵對手。在過百名「擁南躉」入場打氣下,令比賽氣氛熾熱。《獨媒》在賽後問南華體育會主席盧潤森,南華何時重返港超聯。盧潤森表示持開放態度,但就需要視乎球市發展:「我覺得呢個根本唔係問題,係我哋願唔願意返去。如果南華稍為做得稍為好啲,返港超完全唔成問題,足總、其他球圈朋友都好支持,問題係我哋究竟值唔值得咁樣嘅投放。」

無標題
盧潤森

影評人羅卡自傳式紀錄片《聲影路》 :人生就是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路

【獨媒報導】資深影評人羅卡(本名:劉耀權)在2023年獲得《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聲影路》(Cinema Strada)是他與導演王茵茵合製的自傳式紀錄片,現正進行特別放映。紀錄片由卡叔親自旁白,以多段電影影像及歷史資料片段剪輯而成。聲與影交織成一段時空旅程,帶領觀眾進入卡叔的內心世界。聽着卡叔親身講述自己的經歷和心路歷程,彷彿跟隨他回到六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親眼目睹卡叔如何在歷史的洪流中成長,摸索出屬於他的人生路。

生於大時代 學會近距離觀察的哲學

卡叔於1940年在澳門出生,完成中小學課程後來港升學,六十年代加入《中國學生周報》。卡叔說,當時正值社會動盪和分化時期,基層市民生活困苦,社會氣氛非常鬱悶、壓抑,他沉迷於當時流行的西方電影,當中不乏精彩的青春歌舞劇、虛幻藝術的經典作品,對於製作較粗濫的港產片無甚興趣。年輕的他非常熱愛電影,亦自命對電影有深入的了解,他和一班朋友一起籌辦「大學生活電影會」,又拍攝自主實驗電影,透過電影抒發內心的鬱結。和朋友們一起看電影、討論就成了他逃避現實及化解鬱悶的出口。直到長大後,他才開始懂得欣賞那些港產片,製作雖較粗劣,卻以嬉笑怒罵的手法諷刺時弊,內容緊扣社會,與基層市民同聲同氣,容易引起共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