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用歷史營造村民,以藝術還原村落

用歷史營造村民,以藝術還原村落

我是誰?Who am I?自出娘胎,人類必然問的問題。

歷史,過去的集體軌跡,或是回答這問題最好答案。

現代社會,人的身份更流動(flowed),更斷裂(fragmented),失去權威的依賴,人如何自處呢?谷埔,村民的身份更形複雜,從安土知命的農民,變成大量外移的村民,移居英、美、加等地,沒有土地的流散(Diaspora),農村生活不再,面對現代化的衝擊,生活方式短短20年間迴然不同。安心立命不再是土地,也不只是傳統,反而是記憶和歷史。

學校歷史變精神支持

人類需要身份,身份建構,也建基於歷史。理大團隊藉口述歷史,書籍文獻及村民藏品 ,重構谷埔近代百年的歷史。

近代的谷埔歲月,也是啟才學校的故事。老一輩的村民大多就讀於啟才,村內唯一的學校。學校雖然於1994年結束,但過去往事成為Whatsapp群組的「糧食」(話題),鼓勵海內外村民關心母校和家園。2015年,啟才重修,吸引過百村民回來慶祝。談論啟才,跨越地域、世代,成為村民的共同語言。

我們重組學校的點滴,包括校歌、建築、課本。團隊重組村民口述故事,並結合大歷史,抗日、新界移民潮、香港工業化、改革開放,原來小小校園,跟香港和華南歷史配合,提升谷埔和啟才歷史地位,也豐富村民的記憶。
甚麼是谷埔?

谷埔村民寫下一段屬於自己故事,跟香港迴然不同。

谷埔的古道,百年前,曾經是新界東北最繁忙的道路。鴉片戰爭、國共內戰,多少英雄豪傑,也曾走過這遍土地。

客家語授課的啟才;成為首位華人太平紳士;村民爬山為附近村莊,舖設電台天線;美國捐款,建成上世紀30年代的華麗建築群;搭上改革開放便車;於他鄉興建鐵路。每個谷埔村民故事,寫下谷埔不同,村中的特色。

谷埔走過香港和華南社會相同的路,也走出自己不同的道。甚麼是谷埔人呢?一切在歷史找到答題。

請留意建築雙年展UABB於北角碼頭展覽。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