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外國數據看「共存」和「清零」

從外國數據看「共存」和「清零」

近來坊間有不少關於「共存」和「清零」的討論,不過相關的議論似乎都十分抽象,像是喊口號一樣。香港本地專家在市民心目中的公信力低落,無疑對協助公眾客觀理解疫情大打折扣。不過,不相信這些專家,不代表就等於疫情自然就會結束,這是兩件事來的。香港人向來強調自救,如果覺得專家幫不到我們,就自己去找數據吧。這兒我就整理出一些其他國家的數字出來,希望能幫助大家掌握疫情的不同可能。

簡單結論是:
*共存不止得一種,世上走共存路線的國家的疫情嚴重程度差距可以很大。
*以應對得較差的國家為基準, Omicron 的殺傷力絕對遠超一般感冒,相當危險。
*以應對得較好的國家為基準, Omicron 面前繼續搞「清零」,則明顯不符效益。
*所以問題不純粹是清零還是共存,而是怎樣逐步走向一個相對可控的共存。

首先,香港現時本身的數據沒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基數實在太細。沒錯,自一月以來,香港已有過千宗確診,但是相對來說新加坡最近每日確診五千宗,按比例以後香港可以變成每天七千宗……恐怕屆時香港的輿情已會變得很不一樣。

既然香港現時的數字提供不了很好的答案,唯有看外國的。剛才提到新加坡,實情他們的死亡數字十分之低。新加坡人口五百多萬,一月份平均每天的死亡人數是0.87人,而且沒有增加趨勢。如果未來香港走「共存」策略,可以做到和新加坡一樣,那怕每日確診數字是數以千計,只要醫療系統沒有崩潰,死亡人數維持在極低水平,則放鬆防疫限制是很符合成本效益的。

現時新加坡沒有限堂食營業時間,打齊針的最多五人一枱,食店可以繼續做生意。學校繼續上課,本地遊繼續營業,婚宴亦可進行。打齊針的公民和永久居民從特定國家回新加坡時可以免隔離。如果香港能做到上述各點,社會運作已可回復一大半。

疫情的另一端是美國。如果共存是指美國那樣的話,其實挺可怕。

有輿論以為 Omicron 沒有多大殺傷力,不用擔心。美國的數字可不是這樣說。美國現時99%的個案都是 Omicron 了,是否就沒有人死?不單止有人死,而且死亡數字不斷上升當中,從月初的平均每日1300宗左右,升到月尾的平均每日超過2500宗。整個一月份美國合共有61607人死於疫情,請別以為 Omicron 不會殺人。在未有疫情之前,美國每年死亡數字是2.8百萬人,即平均每月24萬人左右。所以 Omicron 在一月份殺死的 6 萬人,就算當中可能出現各種點算方法上的爭議,仍然不能視之為一個細數目,請勿再說 “just a flu”。

問題來了,為什麼新加坡和美國會差這麼遠?我沒有確切的答案,可能是東西文化差異引致防疫意識的分別,也可能是兩地政策和公共醫療系統能力的分別。不過按傳媒分析,即使在歐美國家之間,美國的死亡數字也是明顯偏高的。自去年12月 Omicron 浪潮起計,美國每10萬人已有超過30人死於疫情。相對來說,英法德的數字均為不足20人。所以,我想最直接的解釋,還是打針的比例。美國無論是打齊針或是追加劑的比例,都是明顯落後於其他地方的。以下是各地打齊針和追加劑的比例:

美國:64% 27%
英國:72% 56%
法國:76% 48%
德國:74% 53%
新加坡:84% 55%

注意在新加坡,死亡人數當中無打針的比有打針的多10倍;類似的分野在其他國家也見到。如果打針是新加坡做到較理想的共存的重要因素,這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壞消息。因為以下是香港打齊針和追加劑的比例:

香港: 71% 14%

對,香港的數字打齊針不見得比美國好很多,追加劑則明顯比上述所有地方都要低(還未計有一定比例的追加劑是科興……)。更甚的,是香港的老人接種率只有美國的一半。如是者,如果這一刻香港全面放開的話,會比較接近新加坡多一點,還是比較接近美國多一點?我想是後者吧……

那麼香港是否不能走到共存?我又不會這樣看。第一,你冇得揀。以香港的環境,在 Omicron 面前談清零,就算你想做也不見得你肯定會做得到。反過來,香港人見到疫情逆轉,去打疫苗的意欲又會上升。既有新加坡這個案例在面前,就算不能做到一樣水平,也總有參考價值吧。

總結一句:共存是遲早要來的,問題是哪一種的共存。比較準確的提問,應是在公共醫療能承受的範圍下如何逐步放寬。這是個互動的過程,不是純粹一個「共存」或「清零」的二元選擇吧。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