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無家者人數創新高逾1,500人 女性無家者佔一成達171人

無家者人數創新高逾1,500人 女性無家者佔一成達171人

(獨媒報導)十年來香港的無家者人數翻倍,由2014年的787人,增至2021年六月的1,562人,其中女性無家者達171人,比例達10.9%,比2014年的5.5%多一倍,相關數字亦僅為向社會福利署登記的無家者人數,實際數字更高。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日(15日)發佈的香港首個女性無家者研究,指目前政策未有配合女性無家者的需要,促予以修訂。

社協的香港首個女性無家者研究於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進行,訪問了15位於近兩年內,曾經或仍然露宿或居於不穩定居所的女性,同時亦訪問了為無家者提供服務的機構同工,包括聖雅各福群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救世軍等。

女性無家者有較大的情感需要

社區組織幹事薛錦屏指,女性無家者比男性無家者有更大的情感需要,如更需要來自伴侶、家人的支持。她提到有女性無家者因不願與伴侶分開而選擇一起露宿,拒絕接受分開安置的安排。她指對女性無家者而言,伴侶的支援比住宿需要更為重要。惟現時的政府資助及非資助臨時宿舍均只服務單身人士,未有提供可讓異性伴侶無家者共住的住宿服務。

無標題

曾為女性無家者之一、40多歲的阿潔曾與男朋友一起,在油麻地、大角咀等地露宿約一年,兩人現時租住月租五千八元的劏房。阿潔因患有輕度精神分裂及自閉症,需覆診及定時吃藥,依靠男朋友的照顧,提醒她準時吃藥。男朋友阿峯表示,「佢唔食藥會亂晒龍,會喺街鬧人,好麻煩。」阿潔則稱十分需要男朋友的陪伴,形容若與男朋友分開就「大件事」,擔心被非禮、染上毒癮,她指不能單靠社工的協助:「男朋友可以24小時喺身邊,但社工一個人over 200個case,點可以stable睇住你?」

無標題

研究中的15位女性無家者受訪者中,多達80%(12人)有情感支援需要,有53.3%(8人)有精神健康問題,需接受精神科治療及跟進,另有33.3% (5人)有依附他人的傾向。

宿舍環境惡劣亦欠私隱度 女性無家者:我寧願瞓橋底

阿潔曾入住露宿者之家,惟住宿環境惡劣,十多人一起睡在地上,牀舖破爛,她坦然寧願露宿:「啲蛩喺度跳嚟跳去,嚇到我呢,我寧願瞓橋底。」她又提到曾在宿舍被偷竊,向宿舍職員投訴後遭漠視:「你自己啲嘢吖嘛,你唔睇嘅咩,我點會24小時幫你睇住啫。」

另一曾入住仁愛之家的陳小姐補充,臨時宿舍無私隱,幾十人一同睡覺,各人性格有異,加上情緒不穩,難免產生磨擦及爭執,財物損失亦無從追究,甚至曾有小朋友被蛩咬致入院。她續指臨時宿舍宿期太短,第二個月已被趕走。

另一名女性無家者、62歲May May曾為麥難民,她提到女性露宿者特別欠安全感:「女性冇能力保護到自己 」,晚上不敢獨自一人去洗手間,故留在麥當勞較為安心。May May提到,去年政府禁晚市堂食,令一眾麥難民失去容身之所。

無標題

女性宿位僅31個

社協社區組織幹事吳衞東指,現時的無家者服務及措拖以男性使用者主導,其中政府提供僅222個資助緊急及短期宿位,當中女性宿位只佔31個,惟這些牀位均沒有間隔。而宿舍的可供入住期短,只有三至六個月。社協倡增設不限性別及關係的雙人宿舍,並成立專為女性無家者而設的綜合服務中心、外展隊及緊急住宿服務,延長資助宿位住宿期至兩年。在心理支援方面,社協建議現行露宿者支援服務增設情緒及精神健康支援服務,聘用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料醫生,並建議加強無家者前線服務、醫管局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CCMW)之連結及合作,將無家者納入為醫管局及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的特定服務群組之一。

無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