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袁國勇等學者籲保持戰時心態 倡非疫情期間同篩查入境旅客、研建大型安老城

袁國勇等學者籲保持戰時心態 倡非疫情期間同篩查入境旅客、研建大型安老城

【獨媒報導】港大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床教授孔繁毅等學者,今日在報章撰文指本港要保持戰時心態,假若疫情重臨市民仍可以如常生活。他們提倡改善外防輸入,在非疫情期間同要嚴格篩查發熱或生病的入境旅客,並建議研究淘汰舊式安老院舍,研究興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

4名港大學者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副教授龍振邦、名譽助理教授趙晞揚,聯同袁國勇、孔繁毅今日在《明報》,以「復常備疫如戰時 瘟君再臨如平時」為題撰文。他們在文中提到:「無人能知大疫何時再臨,或10年,或明年,或明天。」

無標題
袁國勇(資料圖片)

指旅客需時刻佩戴口罩 減少豁免邊境管制

他們提出多項建議,指即使現時並非疫情期間,亦應做好外防輸入。他們建議應由現時開始,即嚴格篩查發熱或生病的入境旅客,在各邊境口岸準備好檢測設施,以鼻咽拭子篩檢發燒入境旅客,認為可成為常規做法。學者認為,旅客亦需要時刻佩戴口罩,兼接受流行病學追蹤,指常規制度既在,便可隨時擴展到任何疑似爆發疫情之地,另邊境管制亦要減少豁免,防止感染個案流入本港。

DSC_6876
資料圖片

除了外防輸入,學者亦建議從硬件入手改善公營醫院的防疫應變能力,病房應盡量區隔化,增加病房鮮風供應及通風換氣率,增加牀位距離,讓病人有更多活動空間,減少院內擠迫情况。

至於私營機構,他們認為私家醫院、私營診所及門診的防疫設備必須與公立醫院看齊,並在大流行的時候分擔公院之負擔,建議趁現在便加強培訓工作,讓醫護複習訓練感染控制及基礎傳染病知識,做到溫故知新、充分備戰,一旦大疫再臨,便可全民皆兵。

研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 同時提供復康、善終服務

文章同提到去年第五波疫情,安老院舍當時成為爆疫重災區。學者便提出,政府可研究逐漸淘汰舊式安老院舍,重新訂下硬件標準,研究興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讓有興趣之安老服務提供者營運,並具備駐場醫護人員及醫療設施,減少因小病到公立醫院,同時為公院減壓。

而一站式安老城的設計理念,學者認為除了要安全舒適,硬件標準亦必須從感染控制角度出發,個人空間充足,例如只提供單人或雙人房、足夠鮮風供應及獨立抽風系統,並同時提供復康、善終服務等。

IMG_3727
資料圖片

抱「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態度 大疫再臨仍能運作如常

另外,文章亦提到在第五波疫情前,疫苗的錯誤信息廣泛流傳,資訊混亂,以訛傳訛,令市民於接種疫苗一事上普遍不信任政府,解說往往追不上謠言,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家人因而卻步,未能及時接種,使大量老弱染疫逝世。學者認為,必須加強本港市民認知水平,提高健康衛生意識,達至心態上抗疫韌性。

在文章總結中,4名學者期望,本港能以「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態度,不論軟件、硬件設施,甚至心態上均建立足夠抗疫韌性,時刻就緒。即使大疫再臨,終極目標乃於有藥物及疫苗之前,本港仍能運作如常,毋須長期停工停課,海陸空交通航運如常,市民日常生活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