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入行十年演員創劇團 首演《暫時沒有名字》談香港創作人

入行十年演員創劇團  首演《暫時沒有名字》談香港創作人

(獨媒報導)在李煥林、劉曉樺、吳銳民投身劇場的第十年,文藝表演界因為疫情,進入史無前例的寒冬期。偏偏這三位演員決定成立「三座一台創作社」,首個作品《暫時沒有名字》,正正圍繞香港的創作人,如何在租金、資源、創作空間等制肘下,闖出一片天地;《暫》將於1月13-15日在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上演。

夢想與麵包,從來都不是容易的抉擇;但這幾位演員在三十幾歲的年紀,仍決心創立劇團,為的是好好訴說香港的故事:「我們做很多翻譯劇、經典劇或百老匯音樂劇,但為甚麼做別人的戲才是好?在香港,當然做香港的戲。」

無標題
《暫時沒有名字》綵排照

疫下冇工開 成立劇團主宰自己命運

李煥林、劉曉樺、吳銳民是團劇團「一年制戲劇證書課程」首屆畢業生,自當時朝夕相對地上課及排練,漸漸建立感情。李煥林說,由於他們都不是演藝學院畢業,工作機會相對少,唯有彼此互相扶持。眨眼間,十年過去,三人除了擔任舞台劇演員,也在各自範疇有不同成就——吳銳民是劇場導演,劉曉樺在電視電影參與配音工作,李煥林擔任舞台監督。

然而,疫情自2020年爆發,不少本地表演節目被逼改期或腰斬,文藝界陷入困境。有次,三人圍在一起吃晚飯,討論面對困境如何前行,李煥林心裡早已打算自己成立劇團,惟在他開口之前,吳銳民已搶先提出。

「自由身演員都很被動,沒有戲做,就站了在這裡。那時我也35歲了,快將40歲,我就想我應該要主宰一些機會。」他們籌備了一年多,終於在今年7月成立三座一台創作社。劇團首個演出《暫時沒有名字》,由許晉邦編寫劇本,參考了三人成立劇團的經驗,講述三人建立影片channel時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反思創作者與觀眾的關係。

無標題
《暫時沒有名字》導演楊偉倫

不斷重新認識老朋友 同路人一起經歷

雖然三人認識了十年,相處時仍偶有磨擦。以今次《暫時沒有名字》為例,吳銳民找了相熟朋友做音樂,但忘記通知李煥林:「我負責藝術,李煥林負責行政,我們分工很好的。那我覺得我處理了藝術那部分了,只是忘記跟他說一聲。」

當時因為隔離令身處竹篙灣的李煥林,感到萬分氣憤,跟劉曉樺、吳銳民用電話視象爭執了一個多小時:「我不是要干涉甚麼,只是想你講聲我知道啊!現在好像跳了步驟,工作人員名單那些又要改。」他邊抱怨,邊在細小的隔離房裡走來走去,坐立不安似的。回想起來,劉曉樺和吳銳民仔覺得可笑:「我們只見到鏡頭影著桌上的橙,和有個人不停走動。」

這些人與人的溝通問題,也放進《暫時沒有名字》劇裡。李煥林解釋劇名,認為它帶有變來變去、充滿未知之數的意味,就像他們新成立劇團,許多東西都不算很清晰,但相信將來會找到出路。

劉曉樺坦言,有時三人溝通的確出現沙石,很多事並非那麼容易講得清楚或明白,但分享合作的秘訣:「不斷認識他們吧!雖然認識了很久,但也許視點不同,人也會轉變。創作過程是不順利的,但我享受這種不順利。同路人一起走過。」

無標題
《暫時沒有名字》綵排照

在舞台中建一座島 實現不可能的夢

除了不想打工之外,他們更重要的創團理念是「以人行先」。吳銳民解釋:「在外面工作常被四周種種限制,這句說話常浮現腦海。所以我們想『以人行先』,就是希望不被大世界或趨勢影響。」

不過,想自由地創作又談何容易?說到製作最大困難,他們不約而同地說:「是錢!」以《暫時沒有名字》的佈景為例,設計師阮漢威構想在舞台中央搭建一座像島稍稍升起的台,外型是兩層高的工廈單位,而且有鋼筋和紅色的水喉等,可承托4至5個演員站立之上。複雜的設計加上安全措施,需要很高昂的花費。

阮漢威曾提出,與其小修小改或刪減他的設計,不如放棄整座小島,直接用舞台的平地更好,惟導演楊偉倫認為小島有特別意象,堅持保留;李煥林也說,演員很喜歡阮的設計:「在很窄的工作室、很小的單位,這就是創作空間,我們卡住了在這裡。」

最後,他們決定在各個預算項目每處減少一點,湊數給佈景設計。劉曉樺說:「這就是有限成本內,用最小的資源做最多創作。」

她又提到,三人的啟蒙老師何偉龍,經常把『以人為本』掛在口邊,除了指創作不應受外圍因素局限,而是叩問創作者想如何表演外,也指涉另外兩種意義:「做戲都是想有人看,所以觀眾最重要。如果劇場沒有觀眾,那我們做的就沒有意義;戲劇也是想探究人的本、人的根,為甚麼今日的角色這樣選擇,他經歷了甚麼,令他發展至如此性格?我們想探討人性和人情味。」

無標題
《暫時沒有名字》綵排照

立足本地 細寫報紙檔基層故事

談到三座一台之後發展,李煥林說希望改編裕民坊報紙檔的故事。「我在觀塘長大,看到裕民坊要清拆。那裡有個報紙檔,是家庭經營的,兩個兒子之後也投身,一家人 ‘一直沒有放假。現在裕民坊重建,好像終於有個解脫,一家人可以一起食團年飯、去旅行。」

李煥林說,他之前在《蘋果日報》看到報紙檔的專訪,感受很深刻:「我覺得這個故事很美。報紙檔此刻完成使命,大家終於『有覺好瞓』…… 我就是想講香港的人和事。」

劉曉樺點頭:「我們在香港長大,想做些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創作;而且觀眾也是香港人,感受、共鳴也會大些。」吳銳民也認同:「我們做很多翻譯劇、經典劇或百老匯音樂劇,但為甚麼做別人的戲才是好?在香港,當然做香港的戲。」

無標題

記者:馮曉彤
攝影:麥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