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掘蜆無制限 「自然界過濾器」會失靈

掘蜆無制限 「自然界過濾器」會失靈

4至10月的摸蜆季節,鄰近烏溪沙港鐵站的海星灣往往聚集上百人,不少更是有備而來,帶同泥耙膠桶,準備掘蜆一顯身手

疫情下暑假提早在復活節結束,但夏日炎炎每逢假日,大小朋友都繼續在沒有暑假下到海邊玩樂,令區內聞名的海星灣總擠滿了前來摸蜆捉蟹、打卡取樂的遊人。然而大家的消閒活動背後,對美麗的沙灘造成甚麼影響? 《馬聞》記者帶大家走訪海星灣,這個街坊們的疫下樂園。

*****

未能外遊的日子,上山下海成為暑假的指定動作。4至10月的摸蜆季節,鄰近烏溪沙港鐵站的海星灣往往聚集上百人,不少更是有備而來,帶同泥耙膠桶,準備掘蜆一顯身手。

事實上,蜆是自然界的過濾器,一天能過濾潔淨過百公升的水,是泥灘生態的重要物種。世界自然基金會指出,「不受規管的休閒掘蜆活動容易導致過度採集,繼而干擾生物及其棲息地,引致連串生態後果。」

根據記者觀察,海星灣泥灘大致衞生情況良好,偶爾有損壞而棄置的泥耙及少量飲品包裝。但泥灘上泥坑處處,市民一般不會在掘蜆後「填氹」,恢復泥灘原貌,導致生物棲息地被破壞。

掘咁多 真係「送俾朋友食」?

除三三兩兩結伴而來的遊人外,不難在海星灣發現低頭「默默耕耘」的叔叔嬸嬸。他們往往在凳仔上一坐數小時,由潮退掘到潮漲,然後帶着幾大袋份量的蜆滿載而歸。記者曾上前詢問,但他們總是支吾以對不欲多談,推搪說只是掘蜆自用。「咁多蜆,你食得晒咩?」「我送俾朋友食吖嘛!」

曾有街坊報料,掘到的蜆可以賣給街市,目測一大袋的蜆至少數十斤,兜售獲利數百元不是難事。但天然泥灘衞生存疑,衞生署提醒市民「貝類海產是以吞吐和過濾的方式來吸取水中養料。倘若水域一帶受到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牠們便會把這些病毒也一併收集過濾濃縮,如我們處理貝類海產不當,進食後便會感染甲型肝炎。」街坊不論是自行食用還是兜售圖利都不宜。

疫情之下不少市民湧到郊外放鬆身心,卻忽視了該地的生態承載能力。外國不少生態地點均有限制出入措施,但香港的生態禁區寥寥可數,除米埔及海下灣外,大部分地區均缺乏監管,過量遊人湧入大大影響原生生物。然而環保署表示,政府並無計劃為保護河口生態環境訂立新例。

P040202.JPG 的副本
如想享受掘蜆樂趣,可參考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掘蜆守則」:知足常樂,只取走足夠自己食用的蜆隻數量。

遵守則 最好眼看手勿動

要守護鞍山美景,便得靠市民自律。長長的海岸線是馬鞍山得天獨厚的資源,家長在帶子女到海星灣遊樂時,不妨順道教導生態知識,「眼看手勿動」才是保護大自然的最佳辦法。賞美景吹海風,不是比玩弄蝦蟹等小動物,還要冒着食物中毒的風險進食野生蜆類來得安全嗎?

如果真的想享受掘蜆樂趣,可參考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掘蜆守則」。看到有人過量挖掘,亦不妨善意提醒。與自然共存,讓下一代仍能享受鞍山美景,才是給他們的最好禮物。

撰文:Moon
攝影:Bob、Kenn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