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尋找重建前的慈雲山邨

尋找重建前的慈雲山邨

【消失中的香港 #005】

按讀者要求,今次「消失中的香港」系列來到慈雲山。

我對慈雲山的印象,來自小學時班主任說她住在慈雲山。我那時無聊,一直在猜她住在慈雲山的哪一處。但小學生的我根本沒去過慈雲山,只是拿起街道圖亂猜。

直到去年,因為我那個「走遍全港254條公共屋邨」的計劃,我終於認真的走了一遍慈雲山。當時的感覺,很一般,因為我很討厭和諧型公屋,而整個重建後的慈雲山都是和諧型,其中慈民和慈康那一片更是密集得有點恐怖。

但是,小學班主任那個慈雲山,是重建前的慈雲山。現在已不可能再去了,只能在歷史圖片中尋找。


1947年

首先來一張一九四七年的高空圖片。這張圖片中唯一可以辨認的地貌,是今天的彩虹道。注意彩虹道以南即今天的新蒲崗,當時屬於啟德機場的一部分,圖中也可看到跑道的一端。跑道還有滑行道延伸至彩虹道的另一面,可見到有個長方型的建築物,相信就是最近因為興建啟翔苑而拆除的前皇家空軍飛機庫。至於彩虹道以北,則是一大片的農田和山野,誰會想到日後的萬家燈火?


1956年

來到一九五六年,總算可找到一些今天仍然存在的地貌了。圖中央長方型的建築物,就是今天於慈雲山道和沙田坳道交界的配水庫。在配水庫的四周,似乎仍然以農地為主。但在圖中左下角可看到很多排魚骨形的小屋,佈滿整個山頭,應該是國共內戰後逃港移民的住處,大概是今天竹園北邨的位置。


1963年

來到一九六三年,慈雲山一帶正式開發。慈雲山道、沙田坳道,和配水庫都已十分明顯,現在慈雲山的位置則是一大片的工地,首批樓宇將於一九六四年入伙。在慈雲山以外,可見到今天橫頭磡邨和黃大仙下邨的位置已佈滿徙置大廈,這些大廈將於八十年代拆卸重建。而在彩虹道和慈雲山之間,則是一大片的寮屋區,見證國共內戰後香港人口的快速增長。前面說到的前皇家空軍飛機庫仍然可以看到,四周已被大磡村的房屋所包圍。最後注意大磡村後面那座山,就是原版的鑽石山了。這座山今天已基本上移平,成為鳳德邨和蒲崗村道學校村。


1979年

再來這張圖片來自一九七九年,舊慈雲山邨最成熟的時間了。高空圖片看不了慈雲山十三太保,不過每座大樓的位置還是相當清晰的。我按維基的資料把各大樓的編號標上來,方便居民重拾舊日足跡。


1979年(加入大廈編號)

我發現慈雲山邨在重建前後的路網基本上沒有改變。把今天的路網引上去,路網差不多是一樣的。最大的分別,是本來慈安邨57–60座的位置,成為了今天的慈雲山中心。另一個分別,則是在多處增設了多層停車場和社區服務大樓。


1979年(對應2021年路網)

慈雲山的重建是由一九八九年開始的。接下來的圖片會逐幅展示慈雲山變形記。


1992年

首先這張是一九九二年的。可以見到東則原61–65座已經拆除,今天的慈民邨正在興建當中。在西則的原17–23座亦已拆除,地盤正在平整,將會成為日後慈樂邨的樂天樓和樂祥樓。

在慈雲山以外,可見鳳德邨已經建成。本來的鑽石山已被剷平。我們還可看到興建中的大老山隧道的入口處。而在大老山隧道和龍蟠苑之間的星河明居,當時還是一片寮屋。


1997年

再來一張一九九七年的,此時差不多所有舊慈雲山邨的大樓都已拆卸,只有第66座仍在。北面的慈正邨仍在重建中,但下面的慈愛苑已經落成了。注意沙田坳邨仍然是原來的樣子,它們要到二零零二年才拆卸。


2003年

最後來到2003年的這一張,沙田坳邨已經拆了,原慈雲山邨第66座的位置已被重建為慈康邨。蒲崗村道學校邨也已經建成了。

不過,上面這張圖還未完全捕捉到今天慈雲山的模樣。還要加上那條連接慈雲山中心和慈正邨的行人輸送帶,才算大功告成。至於這條輸送帶有沒有用,還是交由街坊評說了。我最近倒試了一次由慈正邨一直天橋駁天橋行去鑽石山地鐵站,是做得到的,但我不太相信平時會有人這樣做⋯⋯


2020年

往後的日子,慈雲山還會再次變身嗎?錯過了沙中線設站,之後有大變的機會也不大吧。但社區中的人和事,還是會繼續的。我曾在慈雲山各處見過數之不盡的抗爭文宣⋯⋯有些痕跡在天上雖然看不到,在地上卻切實出現過。

(圖片來源:香港政府地政總署測繪處)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