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逾半受訪清潔工友過去兩月曾中暑 團體促訂立熱疾病《職安健規例》

逾半受訪清潔工友過去兩月曾中暑 團體促訂立熱疾病《職安健規例》

(獨媒報導)炎夏開工「熱暑人」, 綠色和平及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公布調查,150名受訪的清潔和滅鼠滅蟲工人中,逾半人在過去兩個月出現熱疾病症狀,包括暈眩、呼吸困難和體力不支等。有滅鼠女工表示烈日下戴著豬嘴和眼罩工作, 手持4公升殺蟲水,曾經中暑暈倒要工友撐扶。團體促政府訂立針對熱疾病的《職安健規例》,將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

天文台昨日錄得氣溫 35.9 度,打破本港 9 月最高氣溫紀錄,今日氣溫繼續酷熱,天水圍及黃大仙更分別錄得37.1及36.1高溫。綠色和平及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在8至9月期間,就「酷熱天氣對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隊戶外工友的健康影響」進行調查,以問卷訪問了150名街道清潔工人和防治蟲鼠組工人,並實地調查了11名工友。

無標題

六成七工友指高溫天氣加重工作負擔

調查發現,52.7%受訪工友在過去兩個月的酷熱天氣下工作時曾出現熱疾病症狀,包括暈眩、呼吸困難、頭痛、體力不支等。另有 66.7%受訪工友認為,越來越熱的天氣對他們的工作有很大或非常大的影響,例如出現熱疾病症狀、蚊蟲滋生加重工作負擔。

防治蟲鼠隊無衫換焗出熱痱

63歲的萍姐在防治蟲鼠隊逾20年,每星期工作6日,每日工作8小時,工作時需配戴豬嘴及防護眼罩,並手持4公升的殺蟲水。她指在酷熱天氣下工作會全身大量出汗,防護眼罩及豬嘴均裝有汗水,形容「好似跌咗落水咁」。她續指,自己曾經在南丫島工作時中暑暈倒,需要工友撐扶。她亦提到,不少工友長時間穿著已被汗水沾濕的工衣,但僱主未有提供另一套可更換的工衣,導致背部長出熱痱。

萍姐平均工作兩小時才可休息15分鐘,她認為減蟲工作安排得太密集,導致休息不足,而僱主去年才開始提供飲用水,但仍需自備飲用水才足夠。

萍姐
萍姐

現行無法例迫僱主遵守《防中暑指引》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指出,現有的《酷熱環境下工作預防中暑》指引法律效力不足,無法令僱主遵守指引,執行預防中暑的措施。而勞工處的《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雖法律效力較高,但其附屬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沒有就預防中暑訂定具體的安全標準。

羅佩珊續指,沒有預防中暑的規條正導致「巡查多,檢控少」,由2017年至2021年,勞工處針對中暑風險較高的工作地點巡查逾11萬次,只有兩宗檢控個案,其中一宗罰款僅$1,400,無法起阻嚇作用。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

三成工友認為僱主未提供足夠飲用水

勞工處《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及其附屬規例列明,僱主需在工作地點「提供足夠的可供飲用水」,但調查顯示,只有68%的受訪工友表示僱主有提供足夠飲用水。

羅佩珊指出,規例未就「足夠」作出清晰、客觀的定義,因此執法部門難以按規例作出檢控。她補充,香港可參考其他國家,以訂立更清晰及仔細的條文,如法國規定僱主需為戶外工作的員工提供3升水。

另外,64.6%受訪工友表示僱主未有提供闊邊防曬帽,另外,90%受訪工友指僱主未有提供便攜式風扇。

促將熱疾病納入職業病

政府擬修訂《預防工作時中暑的風險評估》指引,加入天文台暑熱指數,預防僱員工作時中暑,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將在10月就修訂指引的初稿向業界諮詢,目標明年4月推出新指引。

團體促政府訂立針對熱疾病的《職業安全及健康(預防工作時熱疾病)規例》,提高僱主向僱員提供適當防暑安排和裝備的法律要求,並將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

就指引擬加入天文台暑熱指數,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認為,現時天文台的暑熱壓力指數數據只來自兩個氣象站,難以反映全港工友戶外工作的實況,他建議當局增加暑熱指數監測點,讓僱主評估僱員的中暑風險。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