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國民教育不應情緒化

拜讀黃均瑜校長於《明報》鴻文,說道國民教育要「理直氣壯」,並引哈佛為例,與本地國民教育情況相互比對。誠然,加強國民教育是合理的,但更合理的是,國民教育不應單是趾氣高昂,高呼愛國,而是要應清事實,從國家之榮辱出發,令學生做到對國家憂戚相關,是其是、非其非。

黃校長引哈佛改革,其中一項重點是「持平地認識歷史和價值觀」,看看今天本港的國民教育,能做到嗎?我看到的所謂國民教育,只是單一灌輸家國觀念,並未帶領學生為國家的發展作反思批判。

教育局最近提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課程改革,其中提到「國民教育」是「通過不同的學習經歷及全方位學習,加強學生對祖國現時發展的興趣和關注。學校不宜強加祖國情懷於學生身上,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以培養他們對祖國的歸屬感。」理念上,是對的,但以其所舉辦的活動而言,不論是「國情教育計劃」、「學校升旗隊」等,都只是單一灌輸所謂「愛國」觀念而不問情由。

我不否定這些活動的出發點,也認同是國民教育內容的一部份。然而現在的國民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對於新中國成立以來,政府做得不對的地方涉獵甚少。遠至五、六十年代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近至六四事件、西藏事件等,這些面向完全缺乏,這樣合理嗎?一面倒的「唱好」,不是教育,是「洗腦」。「洗腦」的事,政府已做得夠多了,學校用不著「狗尾續貂」吧?

黃校長以奧運聖火為例,「奧運聖火在香港成功傳送,十多萬名情緒高漲的市民走到街頭迎接火炬,將本來平靜的氣氛,一下子推到令人意外的高峰。雖然遇上零星示威,但相對於整個迎聖火活動,可以算是瑕不掩瑜。」如我沒有理解錯誤,校長是以為「示威」是「污點」;而市民情緒高漲地迎接火炬則是大亮點了。

香港之所以是香港,一直以來就是港人對四方意見,能有容量。我們一直也教導學生要尊重異見,要有寬宏的量度,可是就當日所見,迎接聖火的人似乎是一面倒要把異見壓下去。這種情況,是我們所樂見的嗎?不問情由,盲目歡呼,固然是個人選擇,但我們會把另一些可能性也給學生嗎?依黃校長之言,是不應該了。

我也認同,回歸十一年,加強推動國民教育是應當理直氣壯做的事,但國民教育不應該情緒化,而是讓學生透徹了解國情,反思國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