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一次中化考題的省思

二零零九年一月十四日,筆者預科班學生進行了一次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小組討論考核,考核試題為「知識改變命運?」。這樣簡單的一條題目,文理兩班學生分組討論起來,大體上只有四字「表現參差」。

記得當時思量考題的時候,筆者正重溫著鄔昆初如初版的《西洋哲學史話》,並就現代哲學範疇費了不少神思。通材教育思潮底下,今日教育同儕無不講求世界視野,務求學生在學六年,培養出一宏觀的眼界與見識。通古博今是今日教育必然的一個方向,也是教師不斷鞭策自己的總方向。

中國哲學是筆者研習的範疇,儒墨道法諸子百家思想早早掛在嘴邊,迄今有的忘了,但核心思想已化成養分,滲進細胞,促進代謝,大抵終生忘不了。可是在整體教育壁壘分明的傳統機制底下,筆者只是被製造出隸屬於其中一個範疇的產物。我國先哲曾說「君子不器」,這促使筆者不斷努力掙脫。其實這種要求,今天已經普世。早前,香港大學何洵怡博士詢問筆者何解修讀西洋文學,筆者說「學貫中西,博通古今,大抵時勢所趨,萬不得已」。

理性主義之父笛卡兒質疑世界一切,只有「我思」方能證「我」的存在,而經驗主義大師洛克卻說惟經驗方能決定,筆者學生當然不能說出任何偉大的理論,不過也看出了他們的見解多樣。筆者學生說「知識改變不了命運」,原因「命運」高於一切,主宰了人的存在與一生。事實上,「命定論」之說,有很強的涵蓋面。這位學生由命定人生到命定一切,最後人在命運底下,一切都剩下悲觀的,消極的,灰色的人生。堅持「知識」的往往說不過來,我國先賢聖哲雖也說「命定」,但實質也說「人力」,有所謂「盡人力以俟天命」,特別强調人,甚至有所謂「人定勝天」之說。這樣的說法,西方亦不乏見解,如尼采高呼「上帝已死」,命定一切的神倒下了。其實,「知識改變命運」也有道理。

學生論辯有時十分精彩,有時卻十分沉悶,是次能參透筆者出題背後的意義甚少,舉證有力的不多。其實,從看書到確定題目,再深思考核方向,這裡有一番功夫。筆者既想看到學生的討論組織能力,又想了解他們的思想深度,更想知道他們的觀點能用上多少理論依據。今天筆者步進灣仔天地圖書,看到西洋藝術家羅丹的傳世作品「思想者」,想到了英國文豪培根的名句:「知識就是力量」。這時候,筆者肯定了「知識」。

最後,筆者想說:

「命運」安排了你們與我一起研習,「知識」讓我肯定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