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怎樣的教育,怎樣的孩子

用唐君毅先生的說話,青少年應該是「和順中英華外發」,應該朝氣勃勃,生氣盎然的。但香港青少年卻是另一番光景:童黨、傷人、濫藥、自我隱閉、沉醉虛擬世界等,而且在基層社區,如深水步、天水圍、上水等問題更是日發嚴重。這是很值得我們去深思箇中的因由。

美國著名的政治人類學家詹姆斯•斯科特曾就反抗意識方面提出了“弱者的武器”(weapons of the weak)。顧名思義,是弱勢社群對抗主流社會的工具,而這種工種不是硬並硬的作對,而是以無組織性、消極的生活態度,如怠懶等作對抗。這個觀點,與香港現象何其相似。對無力的青少年來說,要對抗主流社會意識用最厲害的武器,就是頹敗自己的身體,沉醉不理後果的享樂主義中。

其實這些青少年的共通點,是生長於文化與經濟能力較不理想的地區,如新市鎮等,然而他們理應可以通過學習,加強五育(德、智、體、群、美) 的各方面能力,以致能用知識改變命運,邁向理想的生活。可是事實卻背道而馳。在社會強調多元、全人發展下,學校仍然固守精英心態,沉醉於大學入讀率和公開考試優異成績的數字遊戲;教師評改功課習作,如作文,參考的是模擬答案 (Model Answer) ,而不是學生自身基礎能力;在教學語言問題上,著眼是影響收生質素和學校標籤,而非考慮如何能更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最諷刺是,在教育已被共識為使人更健康更愉快地生活的途徑時,但仍有不少校長在每天早訓時一再強調學海之大,須「以苦作舟」,要用刻苦的精神去追逐無涯的學海。

這個教育環境,其實就是源自精英文化的陰霾,面向的是教「好學生」,卻非「教好」學生,無視了人與人先天與後天的差異,背離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原意。

濃厚的精英文化,是基層兒童發展的枷鎖。他們在學校,缺乏文化與經濟的資本(如家人文化素養、私人補習、購買考書等),部份本身資質較好的學生尚且能自勉自勵,可是更多數的在生活背景影響下,往往被標籤為「問題學生」、「不良學生」、「無心向學」等。這些學生,在對數字比例情有獨鍾學校文化下,所產生的挫敗,使他們自覺無力於改變未來,而產生的宿命感,正是脫離現實與沉醉物慾籍口,亦就是對抗主流社會的本源。

這些年紀輕輕的學童應該是生長愉快的學習環境中,而非被押進兒童院,毀掉未來;他們理應和朋友在球場上嬉戲,而非因吃了精神藥物而倒在街頭;他們應因為功課考試有進步而得到師長讚賞,卻非因不符合答案指標而受責罰。他們實在太年輕去承受這樣的社會文化。

因此,正席香港教育處於翻天改革之際,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讓我們重新去反思教育的本義:是面向芸芸學子,給予他們豐盛生活的機會。透過重新建立由學校為基礎的全人、崇德教育意識文化,總好比培養國際視野、建立批判思維、科學校園、尖子名校等虛名追逐來得更踏實,亦更能真正的給我們孩子一線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