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09 會考中國語文卷一剖析

剛過去的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考試局的「食叉燒」攪作,又一次使成千上萬的考生感到嚼「臘」。如同去年一樣,本人接到考卷,第一時間充當考生親身試做。本人的感覺是模稜兩可的多,安全感不足。以下將分析本年中國語文科卷一的兩篇閱讀理解〈民以食為天〉和司馬光〈訓儉示康〉,盼能抛磚引玉。

先說〈民以食為天〉。此篇考問共22題,佔37分,略多於整份卷別總分(63分)的一半。一如既往,答卷為一讀書報告似分析文章,考生必須回答當中的缺漏部分。缺漏部分多以填充題或選擇題的形式出現,讓考生回答。

第1題:主題是什麼?
〈民以食為天〉一文。首題要求考生就文章的主題加以回答。回答這個問題,考生必須先回到文章本身,找出全文的關鍵字眼,才能加以回答。不過,要準確回答這題問題,本人認為並不困難。
單看題目「民以食為天」五字,「食」字本身必為重點,再看內文又提及「衣食」的偏義複詞,「食」字本身必為主題。然而,到底該寫「衣食」,還是「飲食」呢?兩者當以後者為準確,因為「衣」正如作者(有傳是周國正的文章)所言,本指衣服,不過,後來漸不為人所重。話雖如此,倘若考生回答「衣食」是否就不太準確呢?本人不敢妄下定論。周國正原文以「衣食」為題,想來亦不為過。

第2-5題:四個重點?
接著考問文章的4個重點,這四題應該是第一篇文章最艱深的四題了。本人所說的「難」不在題目本身,而在於難於找到比較安全而確切答案。
按道理,一篇理想的文章結構,理應是首段為引言段,接著是一段一重點方式述說正文,最後加以總結。如是者,決定四個重點,不妨在分析文章本身去找。分析文章的第二段說到「在文章首段,作者以生活小事作為 ,帶出第一及第二個重點,特別指出『愛惜食物不僅是維持生命的理性考慮,而且更成了善善惡惡的道德訴求』。」由此可見首兩個重點應在首四段已經交代。本人認為這句話『愛惜食物不僅是維持生命的理性考慮,而且更成了善善惡惡的道德訴求』特別需要加以留意,這句話提點了讀者第二重點所在。有人說「衣食的定義」為第一重點,而「愛惜食物」為第二重點。第一重點較少爭議,只是第二重點言人人殊。本人「衣食的定義」、「愛惜食物」兩個答案,若然未能完全正確,理應亦十分接近了。
至於第三個重點,考生宜繼續就分析文章推敲下去。分析文章的第三段說「至於作者對於吃光桌上食物的做法既不佩服,又不慚愧,因為他以前吃東西時也是… …不過,作者後來認為不應把桌子上的食物勉強吃光」,可見第三個重點很可能是關於「作者對浪費飲食的觀點轉變」。考生若有其他類似答案,本人認為亦當予以分數。
來到第四個重點,考生宜繼續按分析文章看下去。第四段首句為「然後在文中,指出吃素的原因很多」,故此答案當與素食者有關。有的考生寫了「素食者的矛盾」,相信已十分接近。
不過,奇怪是分析文章還未完結。第五段說「最後,作者討論到孟子『孟子遠疱廚』」。這一段會不會存在有一個重點呢?例如「殺生與放生的矛盾」等,本人有多少保留。也許考試局對此題的可能答案有若干個,這個也可以算作一個吧。
事實上,本人認為此文當有五個重點才對。

第一篇〈民以食為天〉的主要疑問都在首五題處,其餘問題即使存在疑問,亦不難推敲出比較可能者。尤其第15題以後,所問的問題都較淺白,考生若能理解文章,當不太難。其中,第19、20題,問及語帶相關及幽默手法之句,純粹考核考生的基本語文能力。本人認為這兩題存在著若干可以成立的答案,故此只是可接受的答案多樣,並不存在太大的爭論。

第二篇為司馬光《訓儉示康》。題目相對第一篇淺白,只要能理解文章內容,八成以上答案皆能應答自如。不過,能備良好的閱讀文言能力的學生,到底有多少呢?這是一大疑問。

第23題:司馬光說自己什麼?
這題是第二篇文章的首題,亦比較淺白,可從文章內容直接找到。這想必是祝新華教授所說六層次中的複述題。考生從文章首行可見司馬光說「吾性不喜華靡」,再看分析文章說,「這從獲賜華服而不穿及不簪花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所謂「不喜華靡」,即「不穿華服及不簪花」兩例可見。其實,「不喜華靡」即是不喜歡華美和奢侈,故此「不喜華靡」理當是必然的答案,毋庸宜疑。

第27題:文言的解釋能力
每年考試,遇上文言文,必問字詞解釋,這已是司空見慣的題目。今年考問的二字,考生只要把握詞性,理當能對答如流。「吾不以為病」、「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兩句中的「病」,一為名詞一為動詞。前者為短處、瑕疵、缺失,後者為辱罵、斥責之意。至於「人不相非」、「酒非內法」,一為動詞一為助詞。前者為詆毀、指責,後者為不是。

第26題:考核邏輯判斷?
此題理當是今年全卷最難的一題。考核的不只是中文閱讀能力,還考核邏輯思維。這題給予全港師生一個亮點,一個紅燈,一個警示。要配合未來的教育,思維訓練決不能少。這題問及「作者借御孫的說法作一個小結,提到『儉,德之共也』。有讀者認為這個說法並不恰當,因為守財奴也很慳儉,但卻談不上有德行。不過,這個讀者的論證是謬誤的,而它的謬誤,與以下的事例同類:

A.那個外國人是好人,所以所有外國人是好人。
B.過胖危害健康,所以一點脂肪也不可吃
C.我的媽媽沒有兒子,但我是媽媽的兒子
D.我的爸爸有鬍子,所以有鬍子的人就是爸爸」

一看這道題目,本人目瞪口呆了。本人勸喻考生若搞不清邏輯關係,別在這條題目上浪費時間,因為這題只佔全卷63分中的2分,影響不了大局。然而,要找出此題答案,必須先釐清選擇本身。「那個外國人是好人,所以所有外國人是好人」犯的是「以偏概全」,因為一個外國人好人,怎能推說所有外國人也是好人呢!「過胖危害健康,所以一點脂肪也不可吃」這是「因果關係」,因為有前題這個因,所以才有後面的結果。「我的媽媽沒有兒子,但我是媽媽的兒子」這是前後矛盾,犯了亞里氏多德的矛盾律。如果媽媽沒有兒子,你又怎會是媽媽的兒子呢?最後「我的爸爸有鬍子,所以有鬍子的人就是爸爸」,這犯了倒果為因的錯誤。其實D和A這兩個選擇有點相似,只是A的「所有」二字凸出了以偏概全的錯誤,而D沒有。
回到問題本身,原文是「儉,德之共也」(有德者皆由儉者來。),換句話說,「儉」能成就「有德之人」。可是批評者說「守財奴也很慳儉,卻談不上有德行」。批評者以一個「儉不能成就有德之人」的反例來批評司馬光。可是,問題是司馬光沒有說儉是有德之人的惟一條件,也沒有說是必然條件。因此,這裡大底可見批評者犯了「以偏概全」之誤。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考生會以為D才是答案呢?本人認為這與文言文句式倒置的寫法有關。「儉,德之共也」解釋為「有德者皆由儉者來」。「德」與「儉」倒置,使考生誤以為批評者是以「倒果為因」方法來批評司馬光,其實不然。
這題只是本人的推測,並非標準答案。當本人向學生解說時,本人亦持保留的立場,始終語文好的國文老師並不一定是邏輯能手,誠然,邏輯能力亦不一定是語文好的國文老師。本人這裡強調這題考核的是文言理解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本人也在學習當中。

走筆至此,本年考卷大部分的難點相信已經述及。新高中已經箭在弦上,蓄勢待發,而中國語文科的核心五卷考核模式已經運行了三年,情況已漸見明朗。展望來年,各位同儕會有更好的準備,考生們亦會有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