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The Way We Are, 在那長長的公路上(我的天水圍電影筆記, 又或者是影評)

 
   年前知道許導演拍了天水圍日與夜, 在大學校園做過數場放映會, 當時正值區內一宗家庭慘劇前後, 故在坊間得到不少注意, 但對於我, 曾經在區內讀高中, 又曾在區內從事社區工作的我, 吸引力始終不大, 總覺得是大家的好奇源於對區內有太多不了解又或是想像得太複雜。
      
   直到在一次電影展覽中, 對許導演過往的電影風格了解得更多, 加上她明言會拍天水圍三部曲以促進相關的探討(會拍三部以天水圍為題的電影), 在觀看其第二部"夜與霧"之前, "日與夜"不可不看。
      
   有說這部電影如紀錄片般平淡如水, 缺乏電影感, 不夠Dramatic ,倒不如反問一句, 我們在期待一個甚樣的天水圍?
      
   家庭暴力? 中年人失業的潦倒人生? 新來港人士騙取綜緩? 校園販毒?疏忽照顧子女的個案?黑幫仇殺?
      
   在香港充斥著小報式炒作風格的主流媒體裡, 我們看到的新聞還不夠Dramatic嗎?還是我們將新聞說的都照單傳收了,不如新聞般"寫實"的就是不Dramatic?若果主流媒體所塑造的天水圍, 並非全部的事實, 那麼天水圍的日與夜的Dramatic 就是要透過桂姐, 婆婆(陳麗雲), 張家安, 舅父 幾個主要角色向大家展示另一個真實的天水圍, 與香港人都大同小異, 以平凡真切的生活突顯新聞裡"寫實"的浮誇。
      
   在炒作現實卻不被視為一種Dramatic的當下, 平淡的直接陳述作為其反面,不正正就是一種Dramatic嗎?
      
   許導演以貴姐, 婆婆(陳麗雲), 張家安, 舅父作為故事的主軸, 看似普通的情節, 實質上非常用心, 在在都運用電影語言, 向觀眾重構天水圍以至香港的人和事。
      
   貴姐, 一位單親媽媽, 成長於香港騰飛的年代, 同時承接著華人社會傳統的香港女性。 我輩七,八, 九十後的母親, 年青時在工廠辛勤打工 , 以供家中兩個弟弟升學, 及後 組織家庭, 到丈夫身故, 毅然母兼父職, 持守孝道, 夫家白事亦不缺席, 其重要對白"做人有幾難"正反映 貴姐堅忍不拔的韌性。大家也別忘了貴姐特地為張家安, 留下了一條牛仔褲, 期望兒子他朝穿上亡夫的牛仔褲, 一種深情的舉措, 將對丈夫的思念都轉移到兒子身上, 情感的結合, 無奈於兒子長大, 牛仔褲不稱身, 棄掉故然令人婉惜, 但既然決心向前走, 就得繼續上路。
      
   許導演不單向觀眾展示一位天水圍以至香港的普通師奶(家庭主婦), 更向觀眾展示了上一代香港女性 其內在的堅韌, 賢慧與美麗。大家或許會覺得我說得太誇張, 但大家回想在靈堂的兩段戲, 貴姐弟婦對摺元寶的不解, 張家安與堂姊堂妹討論家中傭人摺衣服的小毛病, 正反映新一代人對家庭傳統的認識與持守日漸淡薄。
      
   婆婆(陳麗雲), 獨居長者, 被香港漠視的一群, 辛苦養大兒女, 年老時卻要獨自過活, 他們散居於天水圍各個屋苑, 基於經濟條件, 家居陳設簡樸(大家幻想片中婆婆的家裡牆上的照片全都移走, 剩下慘淡的米色 ), 生活單調, 時常盼望與家人見面(但他們都未必有家人), 對兒孫滿堂的家庭生活滿有冀盼, 平日甚至盡節盡儉, 為的是買兩套金飾給孫兒與其後母, 以求增進關係, 卻被女婿斷言拒絕, 與桂姐的母親在魚片粥與燕窩粥之間磨蹭的情節對比, 兩位長者生活處境的差別相當強烈,而且非常真切。
      
   張家安, 與貴姐相依為命, 被桂姐培養得品性獨立, 時值其會考之年, 由開首的大覺睡到後段自動自覺做家務, 其演變俱有跡可尋, 從與朋友聚會到團契, 在這兩幕讓家安與不同類型的青少年同時出現, 正好突顯家安的性格不好又不壞, 對婆婆的必恭必敬, 恰如其分地觀眾見到張家安好孩子一面,在超級市場看到貴姐開榴槤的一幕, 家安看到了貴姐工作的辛勞, 在會考這個人生的關口, 張家安逐漸了解到自己應當去做的事情。而對Miss徐的暗戀, 讓張家安由孩子長大為成人的過渡期, 更見立體。張家安的戲份不算多,戲份能如此完整, 許導演的功力可見一班。
      
   大舅父二舅父, 著重面子的香港男人, 典型中產, 在母親的慶生晚宴上, 讓母親成為麻雀的配角, 言而透過月餅券與跟家安在電梯對答的兩段, 我們又看到一個拙於言說, 又希望回饋於貴姐的弟弟。另外,片中有個中產細節相當有趣 ,大舅父一家經常著家安與貴姐到匡湖居, 匡湖居正是天水圍的貴價屋村"嘉湖山莊, 住在天水圍最好的樓房, 卻又經常說要家人陪伴, 過中秋如是, 平日亦如是, 匡湖居是一個寂寥的符號, 相比起桂姐, 婆婆與家安,所住的公屋, 我們看到一個溫暖的鄰里關係。
      
      The Way We Are : 命題與公路
      
   此片中文名叫天水圍日與夜, 英文甚麼會叫"The Way We Are"? 差異很大, 言而又不致完全割裂。或者基於許導演的比較文學根底, 我們不得不將兩者的意思直譯, 交疊地了解。片中以日常生活各種細節為故事的主幹, 以日與夜命名不難理解, 言而The Way We Are又不難令人想到片中兩段的巴士橋段,
   第一段婆婆攜著禮物與桂姐到沙田找她日思夜想的孫子, 巴士從總站出發, 緩緩駛出天水圍, 第二段, 婆婆被女婿拒絕好意, 在巴士上將禮物轉贈桂姐, 而貴姐向婆婆許諾, 照顧婆婆終老, 回應婆婆當下的萬念俱灰, 以戲中種種生活與思念的故事進入下一個階段作結。片子的最後一個鏡頭安排在回程的公路上, 其意境是近乎詩化的處理。(最後一個鏡頭在吐露港, 其實走吐露港的巴士都不會到天水圍, 或許算是暇疵, 但也得補充, 吐露港公路是新界第一條公路, 最後一個鏡頭在吐露港, 故可理解為"天水圍人與新界人都一樣"。)
      
      
      The Way We Are , 在那長長的公路上
      
      我們日以繼夜的過著平淡的生活, 如你又如我 。
      
--------------------------
按: 以我所知, 如片中貴姐的生活, 在區內算是不賴, 言而桂姐的過得好, 實際上是桂姐為家庭努力而所得的成果, 在第一部, 重點角色放在香港人身上, 其起步點與天水圍的其他居住者都不一樣,做人有幾難, 重點故然在於自己的拿握, 而起步點與難度兩者的差距, 與其身份及所身處的社會俱有莫大關係。而第二部與第三部, 大概會有更深入的探討。

又按: 大家或許覺得我貼得太遲了, 但日與夜我早前才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