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特區十年史 - 1.15 自求多福 (連載中)

第一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
1.15 自求多福

當香港人不再對特區政府寄以厚望後,「逆境自強」的想法一度很流行。然而個人力量終究敵不過宏觀環境。在二OO二年的三百六十五天,壞消息幾乎天天見報,裁員、減薪、倒閉、自殺,早已司空見慣,傳媒也報導了不少聞者痛心的悲慘故事。例如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逼得偷食物而失手被捕,也有因尊嚴而堅拒領綜援的人了結生命,甚至有生活艱難的父母,抱著子女一同燒炭自殺(燒炭是金融風暴後,香港新興流行的自殺方法,連日本也從中「偷師」)。其時各種統計數字不斷訴說失業率屢創新高、職位大幅減少,各項調查又不時發現巨大的工作壓力令患上抑鬱症者眾,不少人因害怕失業而被逼抱病上班。這一切一切,使人們日漸乏力高喊「自強不息」的所謂「香港精神」,提不起樂觀想法,懶理「香港再造聯盟」叫人積極面對困境的呼籲,繼續每天花十分鐘去擔憂前景。

經濟衰退下,社會出現工資兩極化,量度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上升至第三世界水平,數十萬人處於「赤貧」處境。低技術勞工陷入「結構性失業」的境地,從此中老年的男性多數只能去當看更,女人則去做清潔工作、售貨員或家務助理,餘生領取微薄薪水,永無翻身之日。根據立法會議員陳婉嫻(工聯會)的說法,連政府高官也私下放棄拯救這類人。還有越來越多的低學歷畢業生淪為「雙失青年」(失學與失業青年),把年青人的失業率推高至三成以上。

至於白領階級,在這艱難時期裡失去了穩定的工作環境,「勤力致富」的方程式一下子失效,經驗豐富反而成為負累。包括政府在內的僱主,只看成本數字,威逼利誘豐富經驗但薪金「過高」的僱員離開,然後由經驗稍遜、但薪金便宜一大截的年輕人替代,藉此減省開支和福利。政府及私人企業更流行用短期合約方式來聘請員工,以便他日經濟更惡劣時方便解僱,因為只要合約日期屆滿,不管表現好壞,員工也得自動離職,理論上不算裁員,更何況僱主不必為合約僱員負擔醫療等員工福利。這樣下來,全城的打工仔毫無安全感,負資產者惶惶不可終日,年青一輩則因為看不見職場晉升的前途,對未來灰心,只能憑轉職來搏取升職加薪。與此同時,部份僱主(不幸政府又是其中一員)為了節流,索性把工序外判或不再補充人手,讓留下來的員工分擔離職同事的工作,使工時越來越長。最終連那些無需加班的打工仔,也不得不在辦公室裡磨蹭,沒事找事幹,刻意延遲下班,非為騙取加班費(不少公司已刪除了),而是避免上司覺得他們是冗員,裁掉他們。從此準時下班的人均被視為有問題,天天加班至深宵才是「正常」的人。

在這艱難的二OO二年裡,香港人彷彿認了命似的,連罷工抗議的力氣也沒有。當電盈(前身為香港電訊)再次大規模裁員,工會已不再像三數年前那樣積極罷工反抗,而是無奈地接受,連工會領袖也自身難保。這就說明了為何經濟那麼壞,社會卻出乎意料地異常平靜,沒有半絲動盪的危機,只有零星衝突。事實上,職場上的人都在默默忍受,咬緊牙關,因為很多人正在揹負一所負資產物業。負資產本來並不那麼可怕,只要業主仍有錢繼續「供樓」(償還按揭貸款)便無事,但其時裁員殺聲四起,弄得人心惶惶。不過再退一萬步說,哪怕負資產業主真的被裁掉,事情還不算很糟糕,只要他能及時找到新工作。偏偏在這時候,薪酬水平大幅下降,任何被裁退出來的打工仔,不知何時才找到新僱主,更隨時要接受一份薪水比從前低三、四成的工作,例如一些中年白領人士被炒後只能當的士司機,於是找到新工作也供不起樓,隨時破產收場。負資產的魔咒,使大部份人每天都過得很惆悵、很憂心。

就是這樣,在這人浮於事的年頭,碩士、博士畢業生「紓尊降貴」地搶奪月薪六千元的中學程度工作,避免「畢業等於失業」,打工仔也不怕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的辛勞。商戶在「旺丁不旺財」的環境下,也務求薄利多銷,削價求售,售賣雜貨的「十元店」自九八年起更是遍佈全城,直到復甦以後才悄然消失。普羅大眾早上在報紙看到窮人要到快餐店偷吃別人剩下的飯菜,中午在電視新聞瞧見大型招聘會的長長人龍,深夜則在街上碰到的士等候乘客的長長車龍,連慈善團體「公益金」也因捐款大減而出現赤字,城內充斥著蕭殺的景象。因經濟困難而自殺的新聞固然不絕於耳,銷金窩(新杜老誌夜總會)也冷清得宣佈結業,頓時令中國元首鄧小平決定收回香港時的許諾變得很諷刺--香港在中國收回主權後不能過著「舞照跳、馬照跑」的日子,非因北京強行實施共產主義,而是源於香港本身的經濟凋敝。

這時候,坐困愁城的香港人終日被壞消息疲勞轟炸,人人臉上愁雲慘霧,陷入極度悲觀的情緒。全民像是患了抑鬱症似的,看不到明天,對未來絕望,連帶生育率也低得可以。遍地黃金的年代早已遠逝,揮之不去的是暮氣沉沉的低氣壓。香港人越來越少提起自九八年冒起的「自強不息」四字,表示消極、被動、無奈和絕望的另外四個字--「自求多福」,則在O二年流行起來,掛在人們的嘴邊。大家都在做一天和尚,敲一天的鐘。

(其他篇章見於本人的部落格 http://hk9707.blogspot.com/2009/02/blog-post_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