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德國舊區更新的震撼

德國舊區更新的震撼德國舊區更新的震撼德國舊區更新的震撼

作者:何尚衡

市區重建局在其網頁目錄中「舊區活化」一項裏表示希望「透過適當的途徑,改善不同地區的經濟和環境狀況,為地區帶來新氣象……利用重建發展、樓宇復修及保育文物的工作,改善市區的生活質素,為舊區注入新的色彩。」但觀其往績,項目寥寥可數,而且推行的範圍都很小,說不上活化了一個地區——反而近十年的重建項目就多得驚人。但我們的市區生活質素得到了怎樣的改善﹖舊區又注入了怎樣的新色彩﹖在我看來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地產項目,我們得到的僅僅只有經濟利益。

在發表不久的《巿區重建策略檢討》——巿區更新政策研究報告中,受委託的香港大學研究隊到了六個亞洲城市考察和觀摩。亞洲有不少舊區更新和巿區重建都做得不錯,但在建築學層面上,本人覺得辦得最好的始終是歐洲。

最近在灣仔藝術中心十四樓的歌德學院展覽廳看到了一個展覽:Ortszeit/Local Time。展廳雖然不大,作品也不多,但足以令觀眾對以上的課題有新的看法和更深的體會。攝影師Stefan Koppelkamm於九十年代初、柏林圍牆倒下後出於好奇心到東德遊歷,覺得眼前的景物在東德和西德統一後應該一去不復返,於是便拍下了一連串的照片。十多年後重臨故地,當時看似永不會改變的建築物、街道和廣場都出現了驚人的變化。

雖然攝影師認為那些地方的保育、更新和重建大部分都未如人意,保留不了歷史感又保留不了德國人的集體回憶,但是筆者認為這已比香港做的好很多了——至少不會有一幢四十層的住宅在原為唐樓的地上拔地而起。

相關網址︰
http://www.goethe.de/ins/cn/hon/kue/cn4690820v.htm
http://www.goethe.de/kue/bku/thm/fot/de4151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