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教學有感.反思通識教育的過去.現在.將來

新學制.高中通識運作兩月,執教與統籌之餘,偶有反思。

1999年中學會考放榜,2萬3千多人全科不及格,占整體考生6分之一。教統會建議取消嚴格的文理分流,讓學生按興趣和能力修讀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的課程。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建議》,2000) 其後,中、英、數及通識科列為高中課程的必修科。(《高中學制檢討報告》,2003)

2005年,高中通識教育科出台 (《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學制 - 投資香港未來的行動方案的諮詢報告》,(2005)教育統籌局)。坊間通識教材如雨後春筍,時事新聞,皆是通識好材料;學校調兵遣將,籌劃教與學。高中通識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將莫敵之勢。

筆者回想當日執教高補通識,新手、老手,都只靠課程發展處或考評局的課程綱要,憑著個人學識、學養,各施各法。日前,某通識科講座,有同工分享,學生文筆不順、邏輯思維模糊;同工功力不一、團隊理念鬆散云云。那麼,今天我們教什麼,學生學又是什麼﹖

高中通識「有別於大學的通才教育或通識教育。… … 本科不需與「人文精神」或「古典主義」等意識形態互相聯繫。」《通識教育科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那麼,「校園抗毒、校外反娼」這些面向道德、法律爭議的議題,同工是否有足夠的道德價值、法律批判能力﹖學生是否有時代觸角駕馭這麼近,那麼遠的議題呢﹖

因此,學識、學養不一的通識同工手執教育局「不設審書機制」的「參考書」或校本土法教材,如何磨合的通.識學與教,解決上世紀末,中學會考六分之一考生全科不及格的「教育制度出了嚴重的缺陷。」(<<明報.社評>>,1999年8月11日)最後,達至校內與公開評估呢﹖這裡甚為弔詭。

歡迎到 www.libered.info 交流, (網站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教師協會、香港教育城、香港電腦教育學會等合辦的數碼教學資源獎勵計劃2008得獎網站,推動從網絡中學習通識教育及通識教育資源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