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這幾天真的好,都在看跳舞

這幾天真的好,都在看跳舞

這幾天真的好,都在看跳舞。周六到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AM)看澳洲舞團Chunky Move的Mortal Engine;周日因為下雨,躲在家裡看日本電影《舞吧!昴》;今日則去了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的Segal Center辦的Pina Bausch紀念活動,看了幾場Pina Bausch作品的放映,還有一場討論會。

Mortal Engine本身並不沉悶,跟很多新媒體劇場作品相似,玩的是舞者與電子合成影像的互動。不過,跟早期的新媒體劇場不同,Mortal Engine的電子合成影像並不是預制,然後再跟舞者的身體配合(或反過來)。依照現在的科技水平,電腦把舞者在舞台上的動作即時轉化為電子合成影像,實在是輕而易舉。Mortal Engine則通過舞者的身體,即時幻化令人眩目/耳的電子合成影像以及聲效。一幕一幕的奇觀,煞是好看,但我卻不為所動。比那些把人壓縮至零的物化劇場好一點,在Mortal Engine中,我還看到人。但只一點點而已,因為人在這個作品中,只是引發奇觀影像的數據源。人而非人,其實跟物無異。不過,Mortal Engine最叫我不為所動的是,Pina Bausch經常問的那個問題:我關心的不是如何舞動,而是為何舞動?Mortal Engine為何舞動?我看不到。

《舞吧!昴》是日本電影,但導演是香港的李志毅。依照湯禎兆的分類,《舞吧!昴》屬於日本電影中的體育勵志片的少女版。《舞吧!昴》有點老套,揉合了勵志、親情、友情與小子模式。雖然電影不一定拍到舞蹈的神髓,但拍來很乾淨。女主角是那種倔強女角,最可貴的地方,是不會硬生生把電影搞成一部愛情片,舞者是舞者,舞蹈是舞蹈。

至於Pina Bausch,太好了。一個下午一口氣看了她的兩個經典:《Café Müller》與 《交際場》老人版(Kontakthof)。多年前看過《Café Müller》,大概是在進念吧。這麼多年,最記得是其中一位女舞者在椅子間跌跌碰碰,在旁在侍者忙不迭地為她挪開椅子開路。根據Pina Bausch自己的解釋,《Café Müller》的靈感來自童年在咖啡館的經歷:她在一張一張桌子的底下走來走去,窺看到的,是成年人關係的複雜。這次重看,除了留意到很多之前沒有留意的細節外,令我最深印象的,是Pina Bausch自己担當的那位獨舞者。在演出中,她從不跟其他人有接觸,只是像影子一樣,時而重現其他人的動作,時而顧影自憐。Pina說這是關於孤獨的作品。看著她在舞台上的舞動,我突然想到一個小孩初次接觸到她所不能理解的成人世界時的孤獨。

至於《交際場》老人版,早聞其名。《交際場》是Pina Bausch七十年代的舊作品,但這次放映的,是2000年她跟一群Wuppertal的老人家重排的版本。身體是有歷史的,同一個作品結構放進了不同的身體,便有不同的故事。而老年人的身體,故事特別多,也特別令人感動。之後的討論會也很好,由Pina Bausch專家Royd Climenhaga與《紐約時報》的舞評家Anna Kisselgoff負責。討論會的水平很好,有資料有分析有辯論,觀眾提的問題與論點也有一定水平,不像香港有些演後座談那麼令人如坐針氈。

根據Royd Climenhaga,《交際場》還有青少年版。英國試過三個版本一口氣演,一個版本149分鐘,有數得計。

14-1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