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重讀《四代香港人》──記「社會學的應用與誤用 — 八十後與社會運動」講座

重讀《四代香港人》──記「社會學的應用與誤用 — 八十後與社會運動」講座

重讀《四代香港人》──記「社會學的應用與誤用 — 八十後與社會運動」講座

或許這是關於八十後和反高鐵的第N個講座的筆錄稿。不同的地方是,這個講座內容從理論出發,而《四代香港人》是主角,並非引用。主講的是任教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永佳老師,也是呂大樂的老友。

首先,老師整理一下坊間如何解釋反高鐵運動。

1. 青少年問題
因為青年人具有反社會的情緒,所以會鬧事,他們找一個處境發洩,反高鐵運動就是一個上佳場合。當權者當然不能容讓鬧事發生,所以一方面要懲罰他們,同時向溫和派埋手,跟他們對話;另一方面,當權者也想出一些方法疏導這些情緒,包括舉辦多些青年活動。

2. 不能上位
大家也耳熟能詳,總之是青年人缺乏向上流動機會,從而產生負面情緒,然後在反高鐵運動表達出來。

為何上位論很快有迴響?
因為人們習慣把問題個人化,遇到問題便感到挫敗感 (frustration),挫敗感容易形成侵略性行為 (aggression),例如新聞報導父親失業導致家庭暴力,或者單親家庭孩子容易欺凌同學。這種想法成為常識 (common sense)。

很Old-school的心理學又如何解釋?
人類在進入成年之前,會自然地經歷一段情感較波動的時期,「暴風少年」是必經階段。
[補充:為何這看法有問題?這排除了環境和文化因素。不同地區和社會因素會影響人們行為,例如社會價值,朋輩關係、貧窮。]

3. 「八十後」主張
這個主張與反高鐵團體的說法相近,意指青年人感受到本地社會的不公義,例如利益被一少撮官商把持,貧富懸殊,對建制不信任。此外,人們的生活條件總體得到改善,開始追求平等、環保等價值,體現在反高鐵運動的議題結連。說是主張,意味著參與運動不是「八十後」的專利,不論在思想和行動場域,人人都可以具有「八十後」主張。

趙永佳看《四代香港人》的階級分析
講座來到第二部份──重讀《四代香港人》。當大家 (包括我) 也在批評作者把階級視野放入四代論,老師卻指出作者注入了階級分析:新中產階級如何在各個領域挑戰原本的社會政治結構。或許呂大樂所描述的階級視野並非 (傳統) 馬克思主義者所理解的階級分析,但老師提醒這本書的主線是透過研究社會流動去理解不同世代生命經歷的差異,以致這對香港社會的長遠結構性影響。

老師介紹了新韋伯學說,階級處境是決定階級意識和行動的其中一個因素,其他歷史、文化和社會因素也會影響階級形式。John Goldthorpe等人指出戰後英國階級結構受著階級流動經驗的影響,令各個階級產生階級意識變得相對困難 (例如工人階級投票給保守黨)。這有別於新馬克思主義,即階級結構及客觀處境決定階級形式,從而影響集體行動。呂大樂是新韋伯學說的一員。《四代香港人》一書就描述了第三代新中產階級的形式,促使了對社會結構的挑戰,例如爭取民主,推崇民族 (愛國) 主義。

誤讀:呂大樂並不關心第四代香港人能否上位,他卻注意第二代人上位競爭的主流世界觀如何荼毒他們,關心第二代人如何塑造第四代人。青年人反高鐵,不是要宣泄不能上位的鬱悶,而是要創造與上一代主流不同的新社會。

那麼,社會學如何解釋社會運動?
講座到了第三環節,解釋為何出現社會運動。古典社會運動理論研究集體行為 (collective behavior),後來轉移至相對剝削 (relative deprivation)。簡單來說,他們得不到視為應得的東西或服務,所以會組織起來爭取改善條件。先前提到的「frustration – aggression argument」成為社會運動的條件。

後來,相對剝削理論被資源動員理論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取代,後者批評前者憤懣時常存在,但不會無時無刻促成社會運動。後者認為人們參與社會運動是對封閉和強迫的政治制度的策略性回應,而社會網絡、社會資源和組織是促成運動的重要因素。

近二三十年新社會運動 (補充:new social movement其實並不新) 則指出參與者關心的,有別於傳統的階級 / 勞工權益,而是身份和價值,例如女性主義、性傾向和環保議題等。身份認同變成鼓動和團結的關鍵。

以反高鐵運動為例,組織 (如本土行動,大學學生會,專業團體)、媒體 (網上和主流、互聯網)、人際網絡和運動傳承 (如喜帖街、天星皇后、反世貿、以至過往抗爭)、身份認同 (八十後)、製訂框架 (快樂抗爭) 等,缺一不可。

除了運動以外......
老師最後提大家,不要只看動員,這次運動中沉默的一群,他們的聲音與處境又是怎樣。

同場加映:參與者剖白
趙永佳老師坦言這陣子很忙,沒有時間親自到立法會,或者參加大小行動。因此請來積極參與者,就讀中大社會學系的阿餅分享經歷。

她在去年初得悉菜園村被收地後,加入了菜園村關注組,後來發現菜園村問題還涉及其他範疇。她也解釋為何出現「八十後」這個名詞:創立這名詞的有菜園村關注組,P-at-riot、直接行動者、本土行動的成員。他們也覺得很多事物是「被決定」,覺得長此下去對香港社會和人們也沒有好處,而他們剛好在同一個年齡層,所以就用「八十後反高鐵表青年」表述身份。後來的活動,讀者也耳熟能詳,苦行、藝術創作、嘉年華、在立法會外做直播等。目的很清楚,是在社會不同地方結連,宣傳高鐵背後的利益糾結,反對單一經濟發展觀等。她還記得當市民看到他們苦行時,即使贊成興建高鐵,也會願意開放聆聽反對者的意見。

講座完結了。小弟研讀社會學,研讀這學科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勾勒出社會運作的內在邏輯,摒除謬誤。之於要否背負改變社會的責任,不同學派提供不同答案。樂見《四代香港人》的討論沸沸揚揚,一來代表社會學 / 社會科學的重要性,二來代表香港人仍然關心香港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