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編輯室周記:讓我們開創新天地

編輯室周記:讓我們開創新天地

從反高鐵群眾響應本周日菜園村元宵集會前公佈的「新村計劃」知道,反高鐵運動正開拓一條史無前例的新戰線。

不少市民響應村民提出的新生活價值參與反高鐵運動,這一波結合城市社區運動、環境保育、政制改革的民間力量,自菜園村公佈「新村計劃」後,似乎從城市的行政、立法地標,把群眾導向新方向。


城市要塞:留守還是撤退?

先談談筆者於一月十六日立法會通過高鐵撥款後的見聞。筆者出席一次八十後反高鐵青年會議討論下一波運動方向,當時與會者士氣相當低落,因「包圍立法會」後一周,運動面臨內外交煎。一方面遭親建制勢力抹黑、恐嚇;另一方面出現內部分歧。正當會眾負能量「爆澎」,有成員提出正能量建議:「與其在城市被動抵抗建制暴力,何不覓地建村,開拓我們新天地,實現新生活價值?」

究竟留守立法、行政決策的要塞鬥爭,還是深入村落開拓新生活比較積極,與會者至今未有認真討論,只知道「開創新天地」的口號令人著迷,它直接刺中了城市人對當下生活的厭倦。筆者猜想菜園村的村民起初也想像不到,近年社區運動參與者不停宣揚的另類生活可能性具有如此威力。一個小小的石崗菜站,不止一次被千萬張跨世代新面迫爆。

近來,筆者從不少運動參與者的網上言論觀察到,保衛菜園村、反高鐵運動參與者已蠢蠢欲動,希望從城市中心踏出新一步。

新村計劃

從已公佈的「新村方案」知道,一批專業人士已步處構思「建新村」計劃,除了為新菜園村建牌坊、蓋祠堂,還邀請樹木專家支援村民重建自然生態。
建新村計劃除了需要建築、規劃、景觀等專業,還預留空間建「生活館」,舉辦有機耕種、生態保育、社區藝術、導賞等活動。筆者相信「新村計劃」反高鐵運動踏出城市地標抗爭的第一步。

對於過往只能留守立法會、曾蔭權老家,呆呆看著行政機器指揮警察移走異己的參與者來說,認識環保建築、太陽能熱水爐、環保磚、開荒蓋屋有如夢見伊甸園。

「建新村」:從實踐破解迷思

「建新村」在當下運動激進之處,是其抗爭意念可以離開菜園村,參與建村者可能學有所成,散落在香港不同土地獨立建村抗爭。在歷史上「建村運動」的實踐知道,參與有的呼朋引類走到荒地開墾,世代霸佔;有的集體小額購地,令一塊土地業權分散至財團難順利收購發展;有的留守在有待徵用的公地,或財團土地中心作「釘子戶」。(「釘子戶」有它被動,亦有主動的面向)

我們無須在當下論定「開創新天地」的意念純屬「空想」「逃避」,抑或「必然進步」,因就連傾向踴躍參與的城市居民,亦只能在過程中體驗、排除困難,才能活出新的抗爭哲學。

或許,現實的香港很快會問:「建新村」是否可行?或許,我們太習慣言之過早。或許,我們先從「建新村」運動中測試信心,從實踐破解「留守城市等如被動」,「建村新生活等如主動」的二元迷思。

圖片來源:菜園村元宵節「愛你一萬年」集會 (馮景恆facebook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