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自由社會的虛假命題

香港社會一向被標榜為自由社會。無疑,從片面來說是正確的,因為在香港這個擁有言論自由的社會上,你可以隨意接收世界各地的資訊;而你寫文章,甚至在公開場合大罵政府也基本上沒有問題。此外,拜自由市場所賜,我們能夠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換句話說,只要足夠的金錢,就可以隨意選購買心頭所好。此外,香港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管制,為世上數一數二的低,這確保了經貿投資的自由,而且更造就了經濟繁榮。乍看之下,我們的生活,因為有著自由,是百花齊放的,是美好的,更是富足的。

虛假的自由,現實的殘酷

然而,在這種所謂自由的環境下,認真去想,大家的生活到底真的可以稱得上自由嗎?生活真的可以像我們切想的一般百花齊放嗎?
不妨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上開始去看吧;作為普羅大眾,當你開電視的時候,只能看著數個免費頻道,看著千篇一律的劇集、綜藝節目,幾乎沒有其他的選擇;更荒謬的是,即使連世界盃等,理應是大眾能看的盛事,也要付上額外的金錢,去訂購有線台才可以收看。在選擇精神食糧方面,就更不用說-你到主流書店,或公共圖書館就更為明顯了,當你想找一些比較偏門題材-如哲學、文化研究等書籍時,常不得要領。此外,各位在職的朋友,你們也應該發現到,午餐時的選擇愈來愈,而最平的,都要在價錢相對貴的連鎖快餐店去填飽肚子。

不少人會對我這種論調嗤之以鼻,認為只要有錢,就可以得到更多的選擇,而上述的煩惱也因此可以一掃而空。但,這一句就正正就暗示了我們現在享有的自由,百花齊放的現況,根本只是市場自由,只是市場經濟之下的附屬品而矣。這意味著甚麼? 答案好簡單,就是你的金錢有多少,你的自由就有多少。因為在市場的框架下,不少東西都就可以用相應的金錢來作出交換;而現代工業化及市場經濟的發展,把貨幣這一個概念進一步延伸,令幾乎所有事物都變為可以互換的東西。
無疑,有了統一的標準,可以讓我們選擇變得更多,而生活也自然變得更為方便;有人更認為,這是一樁公平交易,有能力者,得到足夠金錢,享受更多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當每件事都可以互相交換的時後,也會使我們傾向忽略物件本身內在的價值。而這種心態也確立了我們“金錢可以解決一切”的偏見。這種對事物的態度,將無聲無息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後果也相當嚴重。

思想的誤區.扭曲的價值

這種誤解,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令我們為自己的生活質素著想,只會想著如何去賺得更多的錢,變得更為自私;而且認為一切東西,只要有了錢,都是唾手可得的事,所以我們也會認為現有的生活享受都是理所當然,自然就忽略了那些東西從何而來,其背後的意義就更不用說。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會經常為了滿足自己的享受,以吃巧克力為例,就已經不自覺地成為剝削貧苦大眾,破壞環境的幫兇。

此外這更令我們養成了甚麼都要快、追求即時效益的生活模式;結果我們變得只會去要求更多,做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我們視野也只局限於現有的工作,生活步伐變得更急,更沒有時間騰出來,自然就不懂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事物;更甚者,有些受到大眾認可的普世價值:如人情味,平等公正、以及環境質素等等,都因為沒有即時的經濟價值或以不關已事為藉口而落得被忽略的下場,對社會整體而言無疑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這個觀點總會有人反駁,因為思想上的所謂"扭曲",是社會上的必然,並沒有所謂的絕對。隨著生產模式(生活環境)據馬克思的唯物史觀這套論述來說,所謂價值,只不過是一些上層結構,而它必然受到生產模式的改變所影響的,故在現今社會,“自由經濟”是一種新的生產模式,而社會的價值,也自然會隨著這生產模式而作出改變;故所謂的價值觀“扭曲”,根本是正常不過的事;而人類本身並不能做到甚麼。故所謂的普世價值在某些人眼中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就上述所指,價值、甚至思想,其實會隨著環境等因素有所改變。

然而,價值觀怎樣變質也好,並不是問題的核心,因為這只是每個人主觀的事。在自由平等情況下,只要不傷害到別人,選擇生活方式及價值的不同根本就沒有甚麼可以討論的。不過從客觀現實來說,現今所謂"自由"的經濟體系,其市場化本身限制大眾的自由意志,由生活所需,及價值觀改變來進一步限制大眾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形成惡性循環,出現了與自由平等相悖的現況,才是最值得我們注意及深思的問題。

大勢之所趨.改變的無力

為甚麼會有這樣的局面,必須由資本主義的本質說起-資本主義,鼓吹人的欲望來擴張需求,達致更多消費及交易;而這實際亦建構了上而建制商家,下至普羅大眾,都持著某程度“金錢至上、急功近利”的想法。故商家以至政府都會利用所謂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方法去分配資源,務求得到最大的利潤;而大眾也都會為了節省得最多,會偏向購買最便宜的貨品。兩者都鮮有想到更深入的後果,故剝削是不能避免的事。而這也將會鼓吹一種"多.快.好省" ,也就是"最大效益、最低成本"的目標出現;事實上,買賣雙方在盲目追求這個目標,而這取種態亦變相成為一種規範;當大部份人都這樣做的時候,若大家若不跟隨這規範而行,除了少數有能力的人之外,也就只會落得被市場淘汰的下場。

就我們所接收的資訊為例,傳播媒體等也為了廣告收入,會傾向製造一些所謂”符合大眾口味”的節目,害怕失去觀眾而不敢去挑戰固有的框框,避免探討一些爭議性的議題不在話下,不少“新節目”更甚至只是複製過往受歡迎的節目的模式而矣;這局限創意之餘,連新聞自由也會被牽連。若以欣賞指數為準例,現在最為受好評的電視節目,大多是由受到較少商業壓力的港台所製作的,而且很多也是較少聽過的,問題就很明顯了;而在報章雜誌方面,除了對讀的熱門話題外,一些世界大事也只得束於一閣。在其他行業方面,商家商家為了牟利,就一窩風地去賣一些被認為熱門的產品,鮮有其他選擇的情況就更為明顯。

此外大眾也大多會看著如何得到最多“著數”的心態,在這個社會,尤其是被資本家捏得透不過氣的情況下,畢章是無可厚非的時,因為這是人的天性。可是這會導致一種“執輸行頭、慘過敗家”的心態出現,市民大多會傾向購買一些被認為是物超所值的貨品,鮮有去考慮背後的問題,抑或是更多的可能性;加上在接收資訊時,也會因為生活繁忙,只接收主流媒體,以及其連帶的廣告,卻不加以消化,使大家養成一種不想去改變的惰性。沒有改變的需求,商家就只會更因循固有模式,這也不難解釋文中首節為何大眾缺乏選擇的局面會出現。

有人會覺得,只要肯去作出改變,就不會沒有選擇;但改變,意味的就是脫離所謂的規範,而這樣做,在短期內必須要忍受損失。就搏奕論而言,這情況並沒有太大的可能性,因為大眾都會偏向逃避風險,尤其是擁有既得利益的商家。而香港社會,大眾都會自作聰明,沒有人肯“蝕底”,先走一步。試問在這情況下,這個社會能夠發展更多的可能性嗎?

效益的迷信.自由的遞奪

不過,缺乏消費選擇都是其次,其過度追求最大效益本身就已經抹煞了多元的可能性。現今商業社會認為所有事,甚至是人,都是能被“替換”、“管理”、“利用”的資源及數量,除經濟效益以外並沒有任何價值;這正正與文首提過的忽略物件本身內在價值同出一徹。而當這思維也侵入了政府的管治思維之後,情況會是十分危險的事。而領滙,就是其中一個最惡毒的例子。

房署屋村的商場,原意是為了給予附近居民一個方便日常購物的地方,而且也給予居民作小本經營,謀生的機會,與一些以連鎖店為主的大商場分庭抗禮。然而,作為社會福利的一種,房署商場也不能避免地違反所謂的效益定律。有見及此,領匯上場以後,戮力裝修旗下商場,變得整齊光猛,塑造一個有如大型商場的美好“形象”,更會大量增加保安,設立規例,以達致完善管理之目的,改變現有房署商場“欠缺效率”的局面。短期而言,除了極少數受影響的租戶外,居民會普遍認為商場變得更好,多了新的店舖,購物時更為愉快,看來一切也是美好的。

但這一切,根本就是糖衣毒藥,因為這一切所謂的改革,根本就只是領匯發揮旗下商場最大的經濟利益為首要目標的手段。在華麗的背後所暗示的,當然就是不斷增加的商場的租金,一些“缺乏競爭力”的商戶、大排檔便自然會被淘汰,換來的就是一些連鎖店。大眾可能覺得這並不是那樣的壞事,但不要忘記,趕絕小商號,不但會影響一部份居民長期賴以為生的來源,更有可能會對大部份居民做成不便,因為在領滙商場,有不少酒樓也因為租金問題而被迫結業。居民因為街市,小店關門,被迫忍苦高價,到連鎖店購買生活所需。

更甚的是,領匯為了租金收入,所引入的連鎖店,往往都是較高檔次的店舖(而居民也往往負擔不起),而賣價也通常不會比之前的便宜,居民最後的選擇上也就只有更少,而不是更多。在秀茂坪商場,因為領滙,被連鎖店所佔據,價格相宜的牛腩麵也不能再吃到的荒謬事,只會愈來愈多。此外,小商號的人情味也一併被驅逐,而領滙商場的管理哲學,也杜絕了商場作為居民公眾空間的可能性,這一切一切,不就是令居民的生活選擇減少,就更為不自由嗎?而現在市區重建,就正正把領滙的模式複製至舊區,屆時,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的自由就更少;說到這裏,這個社會仍配得上叫自由嗎。

僵化的思維.奴役的循環

不過,上述的一切剝削,只要有人肯去批判,肯去改變,仍然有扭轉的曙光。可惜,在這個社會當中,對這等不公義之批判聲音很少;諷刺的是,更多批評的矛頭卻指向意欲改革的人身上,而且那些批評者不少更來自被剝削的大眾。

為甚麼會有這現象?這當然與大家所受到的教育有關。香港人自少便培養成為一個經濟動物-我們在求學時期所做的一切,例如操練公開試試題,為的是入一所好大學,入讀有前途的學系;而到了大學,選課大多也是為了成績而設,目的是以畢業得到好工作為目標;此外,我們生活在一個鼓吹消費的社會當中,對金錢的渴求就更強烈,於是我們就得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拼命工作賺錢。這樣的環境當中,試問還有甚麼空間停下來去反思自己真正想做過甚麼?

此外,香港社會講求一致的群體思想,並不太能容下不同的意見,與大眾規範有所偏差者往往會被斥責,甚至是被歧視。在當下的社會,大家被灌輸著向錢看的規範,若有人表達一些在規範以外的聲音,那人也自然會招致惡意的批評;故在社會上,;那些規範以外聲音更可能被視為“罪惡”。大家心中總會有一些理想,但在這樣的風氣下,我們會往往因為那些想法“不切實際”,在大眾的壓力而被迫放棄,甚至會否認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當只有一種想法是對的時候,到底在這個社會中,思想真的仍有自由嗎?

再者,結合東方社會的親疏有別,更會做成了一個鼓吹剝削的惡性循環。我們在這個社會當中,都會傾向考慮自己及家人的利益,多於社會整體;而資本主義的急於滿足個人所需的特質,與東方社會這種”各家自掃門前雪”心態不謀而合。不少被剝削的工人,他們也只會默默的安守本份,因為就他們而言,保護自己與家人的生存,從來比一些所謂”公平”這樣虛無,且沒有即時價值的意見來得重要;他們大多也認為自己所值得的,只是從僱主所賺的微薄工資,鮮會去想更多自己應得的事;而最低工資、集體談判等名詞,在他們心中也只是一些無關痛癢的名詞;最極端的,甚至會害怕被僱主秋後算賑而丟掉工作,連工會也不敢加入。

因為,在這心態下,大家會傾向認為,有產者有著資本,是自己努力得來的事,而他們自私,保護自己的財產,也是合理不過的事;鮮會想到他們應該要負更多的社會責任。即使大眾認為他們要負責也好,傳統來說也只會在輿論上批評一下,從不會苟求要求他們有實際上的行動;甚至當那些既得利益者做出稍為有良心的行為時,輿論更對其歌功頌德,認為這更是對大眾的恩賜。結果,這樣的大眾,就不會去為自己的利益爭取更多,而這更是畫地為牢,甘願放下自己的價值,成為剝削鏈的一部份。

可見的將來.更多的轉機

要解決這樣的局面,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更不是一個人能做的事。不過,我對現今的情況卻不全是悲觀的。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達,我們就不再是單向接收資訊,大家更成為資訊的發佈者。雖然這也代表著資訊更為良莠不齊,但也意味著我們可以得到更多角度的意見,從而去思考更多,就更能認清事件的真相。

此外,互聯網的互動性,也為一個成熟公民社會建立了雛型,只有成熟的公民社會,才能有更多人去監察社會上不公,從而由量變帶動質變。此外,大眾會開始去探索主流思想以外的可能性,從而令社會重新走上多元一途。

但這一切,也必須要有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才行,所以,大家更應該要捍衛僅餘的言論自由,不要自我審查;只有這樣才可以令大家的眼界拓寬,才能發揮更多,社會才會有新的火花可言。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農夫 24
略聽歌詞,大家必深有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