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大陸公務回港, 這幾天當然沒知道香港發生甚麼事。回到家上網閱回過去幾天的的報章, 情況簡直相當恐怖
商台出事, 立法會出事, 凱迪出事, 釋法隨時重臨…….
我不其然去想, 可會是江澤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 希望還在人間之日就看見上海超越香港, 好讓自己死得安心。
雖然來得有點陰謀論, 但這一切不是無的放矢, 實在有根有據。或者到了今天的景地, 我們縱然討厭 "陰謀論" 的思維方式, 但也得去運用, 因為大陸政治環境就是喜歡這樣的思維, 和去做事。
江澤民是 “上海幫” 就是事實。有跟上海人打過交道的都知道, 上海人上至商賈高官, 下至的士司機, 其實是很討厭香港。 箇中原因就是認為香港的成功只不過是因為受英國殖民統治, 但這根本算不得甚麼光彩事;要是沒有英國, 香港跟上海只能 “算個屁”。所以在上海人眼中, 超越香港, 爭回 “第一” 就是必須達到的目標。在大陸, 也有不少人等著這一天的到臨。
真的很 "陰謀" 嗎? 先不說內地社會還有些甚麼想法, 看看我們的香港今天的境地
政治制度被確壞中, 社會制度被推倒中, 規劃發展被胡來中
不是嗎? 再看真一點吧
- 中央不斷干預政治制度, 特區政府的有效管治逐漸失效。法治制度就是香港的最大優勢, 但已逐漸走入 “無人之境”。政府部門各自為政, 懶理實際情況作出處理;
- 貧富懸殊繼續惡化, 更可以說已無人處理。財雄勢大的繼續欺凌弱勢, 更是有恃無恐, 就如地產商賣縮水樓還得仗著是庫房主要收入而要脅政府不要作管制。或是透過地產發展式的 “規劃” 破壞社區聯繫、瓦解人與人之間關係脈絡和凝聚力。每天150個單程證名額, 香港無從過問批給甚麼人;但來了的, 恕我得罪講句, 大多是對香港社會構成負擔的人;
- 高鐵被強行上馬。舊區發展就只有地產重建。所謂基建不是來得無謂, 就是沒周全考慮 (尤其是市民需要), 更甚者又是地產項目
...
...
...
...
...
香港在這十三年內在不同方面不斷地遭到破壞。或是講得 “美” 一點, 是不斷的 “大陸化”。
就是失去了與大陸不同的優勢, 就是看起來還是跟大陸差不多模樣。失去了優勢, 失去了跟大陸不同的特質, 香港還對國際存有些甚麼吸引力嗎? 既然香港沒甚特別, 為何不選擇別的城市作基點, 與中國進行往來, 也許來得更便捷吧, 最低限度, 不用再花時間 "過關" 吧
來到今天, 我們還該是當順民, 坐以待斃, 日後只求溫飽過日就算;還是係時候站起來, 作出反抗, 作出還擊?
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 願意看到香港淪陷的一日嗎?!
後記:
1. 記得以前有人講過, 上海想超越香港, 最大的困難就是政治制度、法治精神同社會制度。香港的優勢, 也就是這些, 尤其是法治精神就能給人信心。但是 “法治” 跟 “共產黨” 可說是相反詞, 所以要上海作出改革形成優勢是不可能的。但要把香港的優勢破壞, 可會是一件相對來得簡單的事。
2. 也許大陸的官場就是知道香港人討厭 "陰謀論", 所以一切對香港的破壞不會來得明刀明槍。就是知道香港人不願意去推敲他們在做甚麼背後的目的, 所以就繼續為所欲為。但我們還可以逃避嗎? 縱然討厭, 但面對敵人, 是否該作出對應。日子好過了, 就可放下這些討厭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