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港矛盾源於一面鏡子?──拉崗的「鏡階理論」

香港人的本土意識從何時建構起來,說法太多,亦非一篇數百字的短文能夠梳理清楚的議題。回歸十五年,隨著經濟、社會,以至政治上的磨合,香港人面對內地(或大陸或中央)產生越來越多的困惑。從自大的「大陸阿燦」到自卑的「港燦」,當中見證著兩地經濟勢位的逆轉,有增無減的是香港人對自身身份的覺醒。

內地香港雖然同根於一個源頭,因著歷史、地域等因素,而演化出不同的變奏。很多時候,特別是管治階層會覺得,中港同是華人,融合沒有問題,顯然就是輕視了文化活力的可能性。零三沙士之後,開放內地同胞港澳自由行,流入香港的內地人越多,兩地人在生活層面上的接觸增加,種種習慣上的異同也就較從前更為突出。加上,內地幅員甚廣,各地風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落差可以很大。看著「內地人」,對香港人來說,就像一面鏡子,在「找不同」的過程中,進一步確認自我身份。

「鏡子」的概念來自拉崗(Lacan)的「鏡階理論」,他說嬰兒最初是未能將自己與母親分別開來,對自己和他人還是沒有概念的。當嬰兒接觸到鏡子,見到鏡中的影像跟著自己移動,才開始建立起「鏡像」和「自身」的意識,從而開始培養出判別「自我」與「他者」的能力。這一理論放在近日中港矛盾的情況,看來特別有意思。回歸後的香港,前者被殖民的身份被打破,新身份未曾確立。嬰兒期的香港,還未懂得從母體(前殖民主英國,或中共中央)中尋找出自我的意識。後來接觸到鏡子(可理解為兩地人的日常交流或接觸?),漸漸覺察到自身與母體的差異,從而建立出強烈的自我意識,走出追求本土論述的道路。

孩子從母體成長至獨立的個體,當中經歷了對母體的否定,再尋找出自身的價值。對於一個城市,或如香港,一個開埠不足二百年的地方,還不過是年個輕的小伙子。年青的躁動,總不能缺少對母親家庭的反叛。人也好,城市也好,也必然走過這一段掙扎,才能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在未來的日子裡,才不至失焦失措,走上屬於自己的道路。

想了解更多關於自拉崗(Lacan)的「鏡階理論」?可參考: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psy/04.htm

(本文同步發表於吉暝水之部落格: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09/blog-post_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