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環保團體就龍尾興建人工泳灘向申訴專員申訴

環保團體就龍尾興建人工泳灘向申訴專員申訴環保團體就龍尾興建人工泳灘向申訴專員申訴環保團體就龍尾興建人工泳灘向申訴專員申訴

16個環保團體,就龍尾人工泳灘工程,刻意淡化龍尾泥灘的生態價值,以及沒有正視泥灘水質欠佳的問題,向申訴專員公署作出申訴。

申訴主要對象是土木工程拓展署、環保署及康樂文化事務署,沒有詳盡及專業地指出以下各點:

(1) 政府低估生物數量及價值
土木工程署所進行的環評,只錄得百多種生物,這和民間所進行的生態普查,相距甚遠。

香港自然生態論壇指出,200米天然海岸線,有200多種海岸生物,生態價值絕非低!被發現的具保育價值的物種,並非如顧問報告補充資料所說的只得3種,而是多達18種!工程除了摧毀龍尾海岸生物,搬遷生物過程亦可能為附近接收生物的地方構成大災難。

其中該組織成員最早於2009年,在龍尾灘發現4隻兩大兩小的海馬,包括體長4cm的幼魚及10cm的成魚,同屬為管海馬(學名:Hippocampus kuda) 。自此直至今年9月,論壇成員已多次在同一地點發現有不同大小的管海馬,也發現過自然死亡的個體,充分顯示龍尾灘是一小族群管海馬的棲息及繁殖地。可惜,政府各部門並沒有正視該泥灘存在稀有物種。

(2) 泥灘水質長期欠佳
環保署資料顯示,該泥灘2011年12月水質極差,1月至11月水質欠佳。

而於2012年9月,香港自然生態論壇進行的水質樣本化驗發現,大腸桿菌含量超標26倍。

政府預計泳灘在運作時,將能符合大腸桿菌的水質指標,及在大部份時間(高於86%)達到二級(一般)或三級(欠佳)泳灘水質的一個可被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接受的水平。

根據政府於顧問報告的評估,全年有51日水質超標,不宜游泳,有可能要封灘。

可惜,政府在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時,並沒有強調這點。

(3) 泥灘淺水,只能成為「戲水灘」
政府於2001年建築署的顧問報告及2007年的環評報告顯示,龍尾泥灘若遇上低潮,水深太淺不適合游泳;在夏季的時候,龍尾的退潮時間多為下午至黃昏,亦即是泳客到訪的高峰時間。

同樣地,政府在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時,並沒有提出最終泳灘其實是一「戲水灘」。

(4) 政府迴避海沙流失問題

全球人工沙灘的失敗例子眾多,而香港第一個人工泳灘黃金海灘,面對沙灘之沙粒嚴重流失的問題。況且,每年的颱風亦會將人工沙沖走,要不斷補沙,浪費公帑,絕對不持續。

政府迴避了沙流失的可能,以及補沙所費不菲,要公帑埋單,納稅人付鈔的問題。

圖一: 龍尾灘是一小族群管海馬的棲息及繁殖地。現時所有海馬皆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中受保護的8種魚類之一,其他包括大白鯊、鯨鯊等。管海馬亦已被國際保育聯盟(IUCN)列為易危物種,與鯨鯊、大白鯊同級。香港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地區,需履行《公約》而制定了《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限制瀕危物種的貿易。同時,香港需覆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盡力保護生物多樣性,確保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以法例或其他措施保護瀕危物種。(攝影:SimFish)

圖二:豹鰨屬於僅在龍尾發現的香港新紀錄魚種。這條幼魚顯示龍尾是牠們的繁殖場。(攝影:獵隼)

圖三:龍尾水質極差,大腸桿菌含量超標。每1000人游泳,就可能有15人感到不適。(攝影:Carol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