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特惠生果金若通過 全民退保推出無期

DSC07326

(獨媒特約報導) 香港長者的退休保障問題,拖拉了二十多年。特首選戰,重新把議題帶進社會。今天,特首急著「兌現競選承諾」,推出每月2200長者生活津貼(俗稱特惠生果金),硬要把退休保障制度看成扶貧問題,透過派錢轉移市民視線。民間團體一直建議三方供款的全民養老金方案,立法會選舉期間,全民養老金的討論已經愈來愈多,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李劍明擔心,長者生活津貼一方面不能減少長者貧窮問題,而且撥款一旦通過,全民養老金建議就會被無限拖延。立法會財委會後天就要討論撥款了,支持全民養老金的市民大眾,務必留意及因應事態發展。

先扼要介紹全民養老金方案。方案建議僱員、僱主和政府三方集體供款。政府並投入500億種子基金投資。長者可以每月領取3,000元。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進行精算,指方案可以運作50年,並指出要盡早開始推行,以利用較大的勞動比例人口,進行集體儲蓄,以應付人口老化高峰期。方案供款細則,以及推算的基金收支,可瀏覽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聯席)的網頁。長者生活津貼的背景和推算開支,可瀏覽立法會的文件

訪問日期:10月24日
問:易汶健 答:李劍明

問:民間的全民養老金方案,跟綜援和長者生活津貼有何分別?

答:全民養老金方案是社會保險(social insurance)。現在政府實行的退休保障方案,主要有三項。一是社會救助(social assistance),即是綜援。另外一項是個人儲蓄,這包括私人保險。第三項是強制供款計劃,例如職業或個人退休計劃MPF(強積金)。但MPF沒有全民的因素,有工作才有MPF。婦女對社會也有貢獻,但其勞動力不能賺錢,就不會受保險保障。全民退休保障就會保障這群人。

問:那麼,如果在職人士收入是家庭收入,那筆收入應能支援非在職人士(例如伴侶)的生活開支,那就不需要推行全民性的退休保障,對嗎?

答:這是個假設,是指人人有充足儲蓄幫助退休的生活,而賺錢的那位在意外,或者百年歸老之後,仍有積蓄留給伴侶。然而,現實是社會仍有不少家庭靠男性(丈夫)賺取收入,而男性壽命比女性短,我們可以想像,婦女晚年很大可能不夠錢過活。MPF和儲蓄未必夠一個沒有工作但有社會貢獻的另一半可以過活。

問:現在政府把長者生活津貼看成扶貧方案,你為何不同意?這樣包裝有何後果?

答:扶貧是好事,但既然現在也認為,只靠扶貧不能減少問題,那為何政府今天認為,增設多一項扶貧措施,能夠舒緩問題?

長者生活津貼牽涉到政治。政府說這是貧窮問題,然後說在扶貧委員會看看退休保障問題,跟著說全民退保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很難有共識,不知何時才做到。但最重要的是沒有時間表。聯席認為津貼是個中途站,而非終點站。我擔心這是個計謀,是拖延,沒有終點站。所以這是政治問題,不是純粹的扶貧議題。如果政黨今趟放過政府,長者拿了即時利益,每個老人家也有津貼,會否日後十年八年也不會再討論全民退休保障?這是個政治考慮,而非道德問題。

問:政府和民間反對全民養老金,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中一個是擔心爆煲,政府用於長者晚年的支出會耗盡儲備。你如何回應?

答:如果政府增加開支扶貧,但沒有全民退保,那政府就欺騙市民。如果日後長者人口增加,而長者的貧窮率跟現在一樣,那開支會更多,有更大機會爆煲。反而現在做全民退保,用種子基金投資(即500億的啟動基金),增大金額,可能減少日後的扶貧開支。但現在政府避而不談,因為津貼是扶貧。

是否爆煲,要看退休年齡和養老金額。曾經有些私營退休金計劃,是以退休前一個月的薪金的一半計算,那每月養老金就會很多。聯席推算,即使在2021至2046年,長者人口大幅增加,他們同時領取養老金,計劃也不會爆煲。當然,這是假設經濟沒有長時間衰退。我們可以不同意推算,但這計劃能夠給公眾公開討論計劃如何才能得以延續。

問:另外一個質疑全民養老金的原因,是為何富人也能領取養老金,但他們不需要。這也是民間支持長者生活津貼支持資產審查的理據。你又如何回應?

答:社會保險的原理是人們需要供款。社會保險跟私人保險的保險性質相同,不同之處,是前者是強制性,後者是自願性;準則是一個人有否參與計劃,而非他/她有否逼切需要。當一個人,無論貧富,也參加了社會保險,當他/她有需要,或者滿足領取供款的條件,例如超過退休年齡,就應該獲得款項。他是entitled to(應得)得到款項。這不是救助,救助會有審查。

此外,我們需要認清,社會保險有助紓解長者貧窮問題,但重點是減低風險(insure against risk),確保長者在老年生活水平不會較以前大幅下降。

問:第三個質疑,是全民養老金會增加下一代財政負擔,犧牲下一代的利益。

答:單靠稅收才不公平。生果金或綜援是用去年的稅收維持,即去年的納稅人才承擔,幫助長者。如果日後沒有其他退休保障,單靠稅收,到時也是靠下一代支付開支。

相反,如果用全民退保,那就是用現時勞動者的供款,加上種子基金,到日後,由同一群人領取,而非由將來的年青一代供款。

有人憂慮,如果一個人供款10年後退休,但30年後才過身,那麼有20年是單從養老金領取。(要避免虧蝕)這要靠及早供款,以及起初撥更多的種子基金。

問:對於現時論爭,你還有甚麼補充?

答:梁振英自上場以來,大政策處處受阻撓,結果變成短期措施。這趟長者生活津貼,他一定要贏,否則,連派錢都輸,他如何管治香港。所以他「企得好硬」。如果通過生活津貼方案,全民養老金的運動將會終結。此外,如果香港不好好把握這幾年集體儲蓄,到日後長者人口比例大增,全民養老金也不能啟動和運作。

特約記者:易汶健
編輯:朱凱迪
圖片來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