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城市迷思:香港國際化在哪兒?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圍城〉錢鍾書

城外的人常覺得香港是個國際大都會,城裡的人總覺得赤化來得更嚴重。我想,我們真的有那麼好嗎?

想當年結束交換生的日子,從荷蘭回到香港,好一段時間有種糾結,糾結在香港要怎樣依然過得國際化。我嘗試在學校裡接待國際交換生,參與領事館主辦的文化活動,也試過到去蘭桂芳泡,但始終交際的人多、交心的人少。隨著日子流逝,我又回到老朋友的圈子,將當日想要國際化的宏願,漸漸忘記得七七八八。近日,因著不同機會,參加了兩次跨地區的會議,一再見識內地生在香港的活躍程度。這多少是因為他們要從十三億人口中脫穎而出,自小養成積極爭取的性格。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他們以非本地生身份在這裡想要找出路、謀生活,更自覺一種身份的流動,珍惜每一次遠眺世界的機會。

理性地分析交換生的歲月,我們之所以覺得生活很國際化,是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國際生,生活的群體本來就很背景多樣。然而,作為一個本地人,要過非本土的生活,得作出一點突破,走出comfort zone,方能擁抱世界。香港相對很多地方而言,地理的優勢加上基建的穩健可靠,確立轉口港的貿易地位。今日物流成本不及其他周邊新興市場低廉,卻因著航運業的準繩和服務業「顧客為先」的態度,使我們成為區內數一數二的人流中轉站。加上,網絡發達且媒體言論相對自由,資訊流動性之高,為香港提供了思想交流的良好條件。

就像我先前所說的兩次跨地區會議,分別是青年領袖會議及藝文發展論壇。期間我遇上五湖四海的朋友,史丹福的教授、牛津大學的學生,台灣的藝術總監、澳門文化局的代表,新加坡的藝文節目經理,以兩文三語交換意見。雖然會議還是比較單向,聽的比說的多,但我從他們的對話中,聽到我前所未想的可能性。說到新一代的青年領袖,我認識了leader跟administrator的分別;我懂得人是情感主導多於理性,要享受工作就得讓情感帶動你的理性去幹活;明白了與吊詭並存的生活藝術。談及藝文發展,我聽到台灣”Less is More”之美,學習到澳門資源不足下如何舉辦文化盛宴,領略到新加坡藉著友儕情誼去開拓藝文市場的魔法……

過去這一個月,我為自己生活於香港而感恩。我知道這城市還是有很多千瘡百孔的醜陋,但其實我們都已經比其他城市豐盛、多采。我們感到我們不是需要更多,而是反諸求己、向內探問,重新發現我城的優劣,覺醒再出發。雖然我們現在還不算是十分宜居的城市,但我相信我們有的是變得更好的條件。有條件就是有希望,有你們的參與,就是創造幸福香港的開端。

(本文同步發表於吉暝水之部落格: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11/blog-post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