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有文化之「海風中聽音樂」

香港有文化之「海風中聽音樂」

上星期第一次聽蘇打綠的演唱會,沒錯,氣氛算是蠻嗨的了。六個人要拉起全場一萬多人的情緒,絕對不是「一件蛋糕」。他們四月要到香港紅館開一場了,我會再去嗎?我問我自己,不去不因我不喜歡打綠了,而是場館的格局讓我覺得不夠開放。我期待另一種場地、別不同的感動。

過去的周末,跟朋友即興的去了一個本地獨立音樂的live band show。地點是靠山面海的大埔海濱公園,叫我不由自主地想像到海洋音樂節,那應該是很不錯的經驗。結果,路途比想像中遙遠,規模也像是隨意得很低調。一張小小的banner,樂器們就這樣躺在微涼的水泥地上。樂團背海唱,觀眾迎著海風聽。人不多,所以每一個人都不能從頻率共振裡逃跑。青年中心提供的音響,當然不能跟正規室內的相比,但只要歌者是用心唱、聽者是敞開了心,旋律還是能築成從心到心的橋。沒有強勁節拍,大家還是一起跳、一起揮手、一起打著拍子。

這一夜我同樣是帶著滿足的心情回家。雖然表演的都不是名人紅星,但他們的作品同樣有意思。那天我們晚去了,只完整的聽了神奇膠的五首歌。神奇膠的「膠」,在於用詞很高登,質感很「毒撚」(如:〈其實毒撚一個過平安夜更開心〉、〈傻豬豬你愛我什麼〉);「神奇」卻在市井之中,不難找到時事的諷刺和幽默的共鳴(如:〈噢!多麼痛的領會〉、〈一招收你皮〉、〈共鳴〉)。廣東話的作品,讓我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切震撼感。即使我從來沒有聽過這些歌曲,我也可以掌握到90%的歌詞,也是能從當中發掘出幽默的笑點、諷刺的癢處。這時候我不得不承認,無論國語再練習得有多好,模仿得更接近,它始終不是我的母語,一種無法彌補的缺口永遠存在。說到這,想起另一個曾經僑居台灣的朋友說:「台灣沒有比香港好呀。很多東西,台灣有的,香港都有。我們只是沒有他們的票」。也許他說得對啊,香港其實從來不缺藝術文化 ,大家一直都在努力開墾,將這塊不易被發現的空間,拓寬到公共領域,讓更多人認識。

我也有一份信心,每一個人心底裡都藏著一個藝術家。每一個人,總有情緒起伏、情感脈動。每一個人,總有被關注的渴望。兩者結合而生的,便是一個名為「藝術」的孩子。讓藝術發生,我們需要借助形式:音樂、舞蹈、畫畫、攝影、文字、戲劇......藝術沒有很高級,那不過是現實的一道出口。

神奇膠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wondergarl
音樂會當日相片: [相冊按此]

(本文發表於個人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3/01/live-band-sh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