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洗腦教育早已暗暗存在?由中史教科書的審批說起

洗腦教育早已暗暗存在?由中史教科書的審批說起

「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了」,沒有看錯,這是《新簡明中國歷史》(齡記)中學三年級下冊的內容。

(獨媒特約報導)早前,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現多份小學教材中存有偏頗,部分更有「唱好」中共之嫌。有市民認為雖然政府擱置推行「國民教育」科,但其實教科書存在不少隱性洗腦元素,思想滲透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止。有出版社編輯指,中史教科書早變成誘發愛國情懷的工具。「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了」這類「一字褒貶」、「政治正確」的辭藻幾乎在任何教科書中,只要有亮相的機會就一定出現,而且近年有上升趨勢。

想獲批就要迎合政府

一般而言,所謂的「教科書」是按課程發展議會編定的各科課程綱要或指引而編寫,並適用於香港。任何符合以上條件的「課本」均可送審。一年有四次的送審期,截止日期為一、四、七及十月的最後一個完整工作天。此等課本達至一定水平,就會被評級為「可列入〈適用書目表〉內」(Recommended Textbook List)。由 2002 年起,列入「適用書目表」內的課本,在新出版及重印時均加上「已列入適用書目表」的標誌,以便學校識別未經送審的補充教材。如果教科書沒有這個標誌,就很難賣出,因此坊間盛傳出版社需盡力迎合政府,故教科書會出現「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了」這些肉麻字句。

有中史科老師表示,其實書商經常都會加入額外的資料,充實教科書很常見,例如在中學三年級課本仍然大篇幅介紹國旗區旗。他解釋,中三課程會教授新中國成立,「加入國旗區旗介紹也屬於合理」。社運人士古思堯因為去年和今年元旦遊行焚燒、塗污國旗區旗被判入獄9個月,引起全城關注。記者恰巧地發現現代出版社於今年年初新版的中三級中史書,加入《國旗及國徽條例》資料題,讓學生討論是否贊成遊行示威的過程中焚燒國旗表達不滿。不過,參考意見中卻以三七比例講解贊成和反對的原因。令人無限聯想的是,教師指引寫道:「教師宜引導學生明白國旗興國徽代表整個國家,尊重國旗及國徽是愛國的表現,我們不應把它們淮污或毀壞,使國家蒙羞」。書商加入相關題材,就是希望送審比較容易?記者曾就此查詢現代出版社,可惜沒有回覆。

DSCN1886
《中國歷史》3 (現代教育出版)2013年版,除了介紹國旗區旗外,還加入《國旗及國徽條例》資料題。

官員鼓勵內容「不反動」

前出版社作者樊先生,擁有多年為舊高中中史課程編寫教科書,他認為政府對於涉及「意識形態」的歷史內容比較敏感,例如在描述「文革」、「反右傾」、「三反五反」等政治運動時,官員一般會要求編輯或作者盡量用「溫和」、「平實」、「不反動」的筆觸描述事件。樊表示如評委有任何不合理的修改要求,他們通常會反駁,由於部分的評審官員對於歷史認知不多,因此在敏感度不算高的歷史事件上,政府一般會接納作者的意見,故此審批的過程存磨合空間。他坦言修改是必然的事實,但他們「不會百分之百跟足意思去改」。但如果編輯與作者無意識據理力爭的話,便只能任由官員擺佈。他強調作者及編輯都應該具識見及對歷史的堅持。

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的曾小姐指,書商攪盡腦汁,只為通過審批。她分享,當中最難通過審批的是中史課本,曾經「送審5次才成功」通過審核。政府從來沒有開宗明義地作出「指引」或「修正建議」,只是說「這樣不太行」,出版社因而很難知道課本被否決的具體原因及審批的準則。她無奈道,出版社往往為這句「不太行」,便要花上不少時間修改。她續補充,一般出版社修改得最多的就是現代及當代史的單元。由於當中涉及中共施政及民主議題,故此要避免過於「反動」的筆調。她直言自嘲道:「我們知道歌功頌德就能成功過審」。不過,事實是若他們過於迎合政府,課本就算過了審批也未必有教師接受。因此,如何使課本既符合政府心意又不失中肯,十分考編輯的功力,如何取得兩者平衡。記者就此向教育局查詢審批準則及指引,得到回覆如下(全文直錄):

教育局一向十分關注課本的開發、編纂和使用,並為教科書出版商提供具體的課本編纂準則,包括對課本內容、學與教發展、組織編排、語文及編印設計等方面的要求,以推動優質課本的出版,供學校選用。本局設有嚴謹機制,評審課本的質素,使課本能有效配合相關課程的施行;而評審範疇亦包括整個學習階段,並以綜合判斷形式得出評審結果。至於中國歷史科課本的編纂,亦同樣必須符合該科課程的目標,包括以歷史思維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相互關係、事態的演變脈絡等,從而深入了解歷史現象,並據此建構個人的史觀等。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課本為常用但並非唯一的教學資源,我們鼓勵教師靈活運用課本和不同的教材,讓學生以持平、客觀的態度,通過多角度的分析、探究和討論,以達至課程目標。

一般而言,出版社於送審課本的三個月後,會知悉評審結果,以及送審課本必須更正和有待改善的建議;若課本未能通過評審,我們除會以書面方式說明原因外,亦歡迎有關出版社約見本局專科評審小組人員,作進一步查詢;因此,本局過往並沒有收到出版商投訴未能知悉送審課本需要修改或被否決的原因。於2012年,本局共收到一套初中中國歷史科課本的改版申請,該套課本亦成功通過了評審」。

局方回覆的第一段,以洋洋三百餘字講解教科書的評審準則。這些「準則」能否釋除家長、教師及出版社疑慮,讀者可自行判斷。至於在中國歷史書出現「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了」這些句子是否適宜,局方沒有直接回應。

中史書有洗腦成分?

消息人士透露,有出版社受到政府「指引」,中史教科書要稱「中國」為「我國」,亦加入不少隱性成份以達致洗腦效果,例如在內容不變的情況下添加對中國的讚美語句,引導學生愛國熱情。此外對敏感議題,如六四事件採取「淡化」描述,對於鎮壓隻字不提。筆者比對市面上幾間較多學校使用的中史書,大部分教科書的史料都正確,亦能持平地敘述歷史事件。可惜,大部分中史書簡化六四鎮壓的描述,鮮有提及大學生爭取民主的訴求,只以軍隊「干預」、「清場」作結,沒有提及政府的血腥鎮壓手段和死傷人數,試圖淡化中國的負面形象。部分初中教科書的節錄內容如下:

  • 《互動中國歷史》(文達):政府下令軍隊干預,事件才告平息
  • 《探索中國史》(齡記):中央下令軍隊在天安門廣場清場,持續了近50天的時間才得以平息
  • 《新理念中國歷史》(教育圖書):出動解放軍,在天安門進行清場
  • 《中國歷史》(現代教育):在政府的干預下,事件才告平息
  • 《中國歷史旅程》(天行教育):政府下令軍隊開入北京干預運動,至翌日事件平息

現代+齡記

更多「精彩」中史教科書內容

參考資料:教育局課本委員會官方網站,詳列「適用書目表」清單https://cd.edb.gov.hk/rtl/search.asp

編輯:方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