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何德明─從觀塘新市鎮開始

Dickson

何德明(Dickson)很熱心,知道我要寫有關觀塘的故事,他把所知道的都告訴我:「希望我的經歷對你有幫助。」

Dickson 今年55歳,是水上人,一出世跟父母和祖母住在油麻地避風塘,當他幾歲大的時候,一家人獲政府安排搬上岸到九龍灣木屋區居住,即現時的 Mega Box 商場一帶。從此,他的生命便跟觀塘密不可分。

Dickson 在觀塘開設保安技術公司,母親退休前也在同區工作,妻子是他在藍田徙置區的鄰居。他的故事是香港公營房屋的發展史,也是觀塘新巿鎮的演變故事。從他的工作和生活地方,可探見觀塘這數十年來的規劃變化。

「水上人不全是漁民,我們不打魚的,爸爸是苦力,祖母駕駛水上的士。當年日本打中國,祖母帶著爸爸走難來香港投靠親戚。親戚是水上人,祖母向他買了艘艇,我們便成了水上人。後來上了岸搬到木屋區居住,記得打風時,幾家人會合力用大麻繩把木屋綁在一起,防止被大風吹走。」

那是60年代的故事,Dickson 記得一趟水上的士收費五仙。住了木屋大約兩年,他們一家七口搬到藍田16層樓高的徙置大廈,「我們是開荒牛,那時藍田仍叫做咸田。」

他是家中長子,要幫手養家,完成中三課程後,便到私立學校接受技能訓練,畢業後到觀塘開源道一間電子廠做技術員,一直做到80年代初。工廠主要生產收音機,出口到美國和歐洲。同一幢工廠大廈還有製衣廠和印刷廠,那時候母親也在開源道上班,太太則在附近的偉業街工作,直至他們的長子出生便沒再做。

當年僱主為確保工人準時上班,會安排廠車接送。Dickson 任職的電子廠,大部份工人都住在觀塘,廠車有三個接送點,分別是牛頭角、藍田和秀茂坪,但廠車只有一班,錯過了又不想花錢坐車,便要走路返工廠。Dickson 由藍田的家到開源道的工廠,只需步行20分鐘,他很自豪的告訴我,上班從沒遲到。

那是香港經濟起飛的年代。外國訂單不斷,工廠天天加班。Dickson 由上午八時工作到晚上十時,連元旦日都要開工。後來政府把元旦定為勞工假,他才可以跟家人共度新年。當年每月人工是500元,但天天加班,加班費比底薪起碼多兩倍。

Dickson 於80年代初轉行,從事保安系統工作。「轉行是因為興趣,我相信每個社會無論經濟好壞,都需要保安系統。當時沒有想過工業會北移。」

他在1993年自立門戶,主要替珠寶設計公司安裝夾萬和閉路電視。他認為觀塘工業區是最理想的工作地點,「因為保安是一個24小時的行業,辦公室最好在自己住所附近,萬一有事故,也可以及時處理。」他的員工也住在觀塘區,能以最短時間和最平宜的車費上門替客人安裝保安系統,而觀塘就有一個完善的公共交通網絡,「可以直接到達香港任何一區。」

Dickson 創業前住在牛頭角樂華邨,後來一家四口搬到牛池灣彩雲邨。當年他夠膽創業,因為家住公屋,不用捱貴租,也毋須供樓,子女教育是家庭最大開支。現在成家立室,事業有成,他又搬回藍田,但再不是徒置區,而是住在居屋鯉安苑。

年輕時在藍田做技術員,錯過了廠車便得走路返工廠。現在又住在藍田,即使他是車主,也會選擇行路到觀塘上班,「路程好短,況且我又喜歡行路。」

「我覺得觀塘樣樣都好,住得好開心,沒有投訴,只有擔心。因為觀塘人口老化,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單靠區外人,一定要靠區內居民。但觀塘租金越來越高昂,年輕人負擔不起,他們沒有能力搬到觀塘居住。政府一定要在租金、地價方面做些事。」

原刊於第六期《城市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