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畢業展系列】誰說藝術就是閉門造車?──浸大視藝畢業展【糅】

【畢業展系列】誰說藝術就是閉門造車?──浸大視藝畢業展【糅】

是從甚麼時候開始的呢?孤僻、古怪、高傲之類的形容詞搬到藝術家身上。對於從事藝術工作的人,總是會覺得他們都是社會的獨行俠。他們做的事,往往是無法讓人理解。我卻覺得藝術家才是最開放的一群,不光是說他們思想前衛,而是他們的創作從來都是在生活裡取材,又反映於到社群之內。藝術家不但是最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也是最會說話的人。藉著不同的作品,他們跟每一個觀者對話。就算要造車,他們大概也會敞開著心扉的吧?

不經不覺,我已經第三次來到浸會大學視覺藝術系的畢業展。走過了一代,我還是很喜歡他們的作品。這一年,突然有一種窩心的暖。社會普遍認為我們這一次(特別是他們已經是九十後了)不懂溝通,不懂去愛。在不同的關係裡只會不斷的「要」,而不懂得也不願意去付出。嗯?誰說的?在「糅」裡面,我看到一顆顆純樸的心,吐出朵朵溫柔的花。

畢業展作品相片:按此

家人
葉建邦的「在意」是最令我感動的作品。真的,我很少看展覽看到有感動的振動。光是看他那些衣夾人、金屬遙控是不會很感容的。讀過那篇自白,再上發條聽那六合彩彩票砌出來的音樂盒,幽幽地轉出〈香夭〉的老調,淚水便不自覺泛在眼眶裡。他選用的材料都很平凡,平凡得不起眼。就像他和他媽媽的故事,同樣是無聲無聞的小人物。藉著一件一件小作品,重組創作人和媽媽之間的回憶。真摯的母子情,溢於言表,又十分自然。

「家 我的庇護所」是劉家恩的作品。她用煲老火湯常用的赤小豆、扁豆、眉豆等小東西編織成一件上衣。作品自白裡她表示,藉著跟媽媽學習煲湯重構了二人的關係,對家也產生一種歸屬感。雖然創作人沒有透露她之前跟媽媽的關係如何,但港式老火湯本身就是一種調和身體的天然藥膳。煲湯,跟開始了解媽媽的生活範疇,築成了彼此溝通的橋。日常瑣碎的物件,生活裡簡單的小事,卻又是最能夠表達情感的方法。

社區
有人感悟於細小的家事,有人有感於社會。放在「在意」旁邊的一排排小房屋,也是有趣的作品。今日我們見到李嘉輝「House Hunting」的作品是結果,背後的the making of才是這作品最有特色的地方。創作人到香港不同屋苑收集泥土,再塑成展覽所見的小房子。公屋還是私樓,當它們還原基本步的時候,還不過是一株株泥土。雖然這作品沒有直接控訴香港的高樓價、置業難的弊端,但我想創作人多少是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促成這樣的作品,叫人反思「樓」對我們其實是甚麼意義。

王嘉茵的「Gifts 交換」

另一個更直接介入社區的作品,當然要算王嘉茵的「Gifts 交換」。創作意代本身也夠特別了,創作人與NGO合作,幫助單親家庭孩子,進行藝術治療。作品一邊是受助兒童的畫,另一邊是創作人的「回禮」印章。童畫雖然不是創作人親筆的作品,但可以理解為孩子感受到創作人的關愛而繪成的間接作品。創作人自身的功力,體見於那四隻石雕之上。

對於青年人,我們有太多誤解。覺得他們自我自利,不懂愛人。對於藝術家,我們同樣有不少荒謬的想像。以為他們獨斷獨行,我行我素。如果你們也是有同樣的想法,我十分十分推薦你們到浸大視藝畢業展走走。掃除你過去一些不是事實的估計之外,也好好逛逛這座即將被連根拔起的啟德校園。要愛,趁快。

2012年浸大視藝畢業展觀後感:回顧按此

原文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