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埋藏在歷史之中的豬籠車

埋藏在歷史之中的豬籠車

由外面看進去,可見豬籠車是由貨車改裝

文:雷丁

豬籠車冷知識:

香港五十年代的時候,由於二戰和國共內戰的關係,很多內地的人逃難到來香港,其中不少定居於新界北方,耕田為業。當時交通不方便,各個鄉村為了把農作物送到墟市售賣,豬籠車就應運而生。

一開始豬籠車是白牌(無牌)行車,後來政府發出了「超額載客許可證」,讓本身只能載5名乘客的貨車能夠載客超過20人。於是,各個鄉村陸陸續續都出現了這種車輛,最高峰時期香港有超過180架。

可是,政府政策把香港產業結構從農業變為工業再變為服務業(地產業),農業漸漸式微,越來越少人耕種,作為農村與墟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少人乘坐了。從高峰期的180架,到現在只剩下3架,服務粉嶺和上水的兩條線路。而其中兩架,就是由馮生和郭生駕駛的從上水到馬草壟的路線。

數個星期前,我與父親相約在上水廣成冰室吃午餐。在等位之時信步而行,漫無目的地閒逛上水舊區。走到巡撫街上,無意看到一輛藍色貨車正在泊車,定眼一看,竟發現貨車的貨斗坐有數名老人在歡笑聊天!平常只見貨車載貨,最有機會的活物都是魚或是狗,竟然在貨車中看見人,令我極其驚訝。當時以為只是司機人好讓老人家乘順風車,回家一問父親,竟發現這種車大有來頭,原來是以前的主要交通工具-豬籠車(又稱鄉村車)。

按捺不住好奇心,我特意重回上水,在巡撫街上登上這架隱世車輛,踏上往馬草壟(信義新村)的路線。

作為社區的載體

一上到豬籠車,我隨便選擇了一個位子坐下,看著車裡面這種很天然很手工的佈置,就像是司機一手一腳搭建而成。我發現豬籠車裡面沒有冷氣,反而令我感到一種舒暢。而剛上車的時候,車上只有兩三名婆婆,正在聊得歡暢,我礙於害羞,並為免打擾他們的對話,就在車上繼續觀察。

裡面可見由木板和角鐵組成的椅子;車頂則加裝兩條圓鐵,並繫上麻繩,讓乘客可以抓著繩子保持平衡

豬籠車裡面

由外面看進去,可見豬籠車是由貨車改裝

坐我旁邊的姨姨一直歡快地跟坐對面的婆婆聊天,而且看上去很和藹可親,說話又不是很大聲,因此當她們談話告一段落之後,我鼓起勇氣向她詢問豬籠車的點滴。「呢架車都成幾十年囉,我細細個已經開始搭呢架車出入」,她面帶笑容的說,「日日都同其他乘客見面,點都會傾兩句,傾下傾下就熟左。」

這時候司機回來把車子開出大路,向馬草壟進發。路上,在嘈吵的引擎聲和門因慣性而開關的聲音中,我不得不把聲音提高,才能繼續和姨姨對話。她說,現在乘客越來越少,大多數都搬了出去,但是沒有離開的人互相都十分熟悉。豬籠車駛至一個街口停下,一位婆婆下車,我才知道原來不是所有人都居住於同一條村,這下令我更感受到乘客之間的一種很強的聯繫。

我望出窗外,看著沿途的風景不斷後退。無意中看到一個橫額,上面寫著「不遷不拆」之類的字句。我問姨姨才知道原來經過的地方,都是新界東北發展影響到的地區。我更仔細觀察,發現沿途大部分的士多都關了門。一條村中的士多,是一個讓所有村民聚集的地方。在以往的鄉村,士多多是村長所開,村民有空都會去坐坐,聯繫感情。士多的關門,就表示著一條村的聯繫逐漸消失。我不禁聯想,豬籠車跟士多的效果差不多,都是給了一個居民可以一起聊天的場所。而且當初馬草壟是在禁區裡面,能夠乘搭這輛車的也只有禁區裡的居民,令居民的聯繫變得很強。

到了信義新村總站,我下車想訪問司機,他卻要趕去漁場工作,不接受訪問。幸運的,我遇到他的母親,並跟她談了一會,了解到原來她兒子(郭生)除了駕駛豬籠車,亦須同時照顧漁場,才能勉強糊口。之後他的母親著我去村口那邊找村長,說我可以從村長那裡了解更多關於豬籠車的故事和歷史。於是我走向豬籠車進村的的方向,看到在路旁的村公所就走進去。在裡面我看到黑白髮混雜的村長,我就膽粗粗的走過去問他關於豬籠車的故事。他點

起一支煙,緩緩的跟我說豬籠車已經服務這條村五六十年了,是村內主要的交通工具。「依家都有小巴來往,但係一日得五班,所以主要都係靠呢架車(豬籠車)出入。」村長抖抖煙灰繼續,「而且豬籠車先五蚊,小巴要六個幾,豬籠車平過小巴。」

回程的時候,我在車上想著豬籠車價錢比較便宜,班次又開得密,賺不了多少,實在很難想像司機為甚麼要繼續做下去。於是回到上水之後,我訪問了回程的司機馮生。他印證了駕駛豬籠車不能賺到很多錢,一天收入只有大概一百多。但馮生補充:「賺得少都要做架,要搵食架嘛。」唔轉行做小巴司機?「做小巴司機會少左熟人無咁開心」,馮生笑著說,「當年移民潮無移民,係因為我無錢,同埋個邊都無熟人,係呢邊(駕車)有熟人開心D。」社區中的緊密聯繫,隨著舊的鄉村消失,新的割裂的屋邨林立而逐漸消逝。

豬籠車交錢

車廂和駕駛室之間打通一個小窗口,讓乘客上車的時候能夠通過窗口交錢

容許社區自行發展的時代

豬籠車便宜、班次密、聯繫著一個社區,飽含人情味,但至今全港卻只剩下3部。可想而知,豬籠車其實有著它的局限。豬籠車作為一種接載乘客的交通工具,有著沒冷氣、行車嘈吵、沒軟坐墊、沒安全帶等等的問題,令它有著被取代的合理性。但並不能單單把豬籠車看作一種交通工具,來斷定應否保留。風聞政府基於安全理由,將於明年不再讓豬籠車續牌。但即使在村民當中,對於應否保留豬籠車都有分歧,為甚麼政府不諮詢村民的意見,共同討論豬籠車的去留呢?

馮生回憶當年他在上水做汽車維修,但因興建天平.而被政府收地,只獲賠償搬遷費。左思右想之下,覺得其他的工作都不太好,想起曾經維修過的豬籠車,便毅然向車主買下來駕駛。駕著駕著,一晃就幾十年了。同樣駕駛這條線的另外兩位司機都去世了,剩下馮生和郭生仍然繼續。

「以前我們求其都搵到份野做」,馮生笑著說,「依家連做咕哩都要有好多學識,又要考牌,規管多了很多,難左搵野做。」仔細想一想,像豬籠車這種從社區自發出現的東西,到現在已經幾乎絕跡。現在社會的發展,似乎越來越著重有效管理,對於自發出現的事物都加以規管,並慢慢取締(例如小販)。政府的官方說法是因為「現行的政策是逐步以公共交通工具取代以超額載客許可證接載乘客的貨車。故此,除了續牌申請外,運輸署已停止發出新的超額載客許可證。」[1]。但為甚麼過渡性的措施不能變為永久?或許是政府認為這種從社區自發出現的交通工具,並沒有很制度化或系統化的管理;相較小巴、巴士的交通工具,看似沒有秩序,也因此難以規管,所以希望把它取締(就像工廈的藝術空間一樣)。

把「自力更生」掛在口邊的是政府,扼殺這種社區為本的發展模式的又是政府。社區民眾對於自己社區的了解必然最為透徹,對自己社區的發展亦應當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可惜的是現在的發展模式對於社區的關注實在欠缺,亦扼殺了社區的創意。更重要的是,這種由上而下的發展模式,容易造成官僚的做法,政府強推政策,不聽你的意見,利東街的發展就是一例。
結語

隨著司機們年事已高,豬籠車亦不可逆轉的走進歷史。禁區解封,沿線的新界東北開始發展,交通想必越來越方便。「如果D小巴開到入去,我地都無得做啦」,馮生說,「到時就去做小巴,又好搵D。」馮生補充,「始終無咁自由,又無咁熟,但係都要搵食嘛。」其實我實在十分喜歡這輛車,不僅是因為他的歷史特殊性,更是因為能夠在現在事物倒模化的社會中,還能找回一絲絲天然的感覺。唯望豬籠車的消失,不會代表社區自發成絕響。

[1]:〈 周日休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鄉村〉蘋果日報 26-5-20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ravel/art/20130526/18271659

參考資料:

‧香港巴士大典—鄉村車 http://hkbus.wikia.com/wiki/%E9%84%89%E6%9D%91%E8%BB%8A

‧香港巴士大典—馬草壟鄉村車 http://hkbus.wikia.com/wiki/%E9%A6%AC%E8%8D%89%E5%A3%9F%E9%84%89%E6%9D%9...

‧〈 新聞故事:全港剩三輛將駛進終站〉東方日報 22-6-2013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622/00176_141.html

‧〈 新聞故事:鄉車老人滿載溫情〉東方日報 22-6-2013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622/00176_140.html

‧〈 周日休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鄉村〉蘋果日報 26-5-201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ravel/art/20130526/18271659

‧〈 東北農工商:古洞鄉村車歷久不衰〉新界東北區報 14-12-2012 http://nentnewsletter.blogspot.hk/2012/12/blog-post_9885.html

‧〈 [多圖]曾被遺忘的公交:鄉村車〉香港巴士論壇 http://www.hkbf.org/t560691.htm

‧ 網誌「被遺忘的公交」 http://forgotten-transport.blogspot.hk/

圖片均來自:

‧ 網誌「被遺忘的公交」 http://forgotten-transport.blogspo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