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美荷樓生活館—香港公屋六十年印記

美荷樓生活館—香港公屋六十年印記

前石硤尾邨的美荷樓,終於完成了復修工程,並已改建成為一幢青年旅舍,亦將大廈的其中一部份定為「美荷樓生活館」,展示香港50至80年代公營房屋的發展史,活像一座公屋博物館,記載著幾代港人的集體回憶。

美荷樓之所以值得保留和活化,因為它是香港第一個屋邨。源於六十年前(1953年)聖誕節的一場大火,令石硤尾木屋區的幾萬人無家可歸,於是政府在1954年建了八座徙置大廈,由A至H,最初的美荷樓是H座,後期在石硤尾邨加建了多座大廈,H座改為15座,後再改為41座時,才命名為「美荷樓」。

生活館內,有不少珍貴的圖片和紀錄片片段,記載當時的徙置區居民生活。

三十歲以上的港人,應該記得遊樂場上的滑梯和圓筒吧。

你有玩過這樣的飛行棋和橡筋繩嗎?

那個年代,有些家庭一家十口就迫在二三百呎的單位內,完全沒有私隱可言,但是感覺那時的家庭比現在的融洽得多了。

第一代的徙置屋是沒有獨立廁所的,要跟鄰居共用,衛生情況不必多說了。

沒有超市的年代,市民就在這類雜貨鋪訂糧油。

七十年代,開始有電視和雪櫃,公屋的間隔也偏向簡單而實用。

我也睡過這樣的上下格床呢,我通常睡下面的。

七八十年代住公屋,沒有冷氣,很多人都不介意打開門,或只關鐵閘,尤其在夏天,的確比較涼爽的。鄰里關係大致良好的,就算今天因小事大吵,好快又會像無事發生過一樣,非常神奇。住公屋,日間可望見隔壁師奶在開枱打牌,晚飯時又聞到餸菜的香味,又會聽見鄰居播放著新買的唱片,而半夜有時會偷聽到鄰家夫妻的吵架聲,這些都是公屋居民的娛樂。

美荷樓地下有一間餐廳名叫Fullcup Café (呼吸冰室),裝飾模仿港式冰室,比旺角那間「懷舊星巴克」更有風味,參觀當日我未有點食物,只喝了杯即磨咖啡,水準亦不俗,因當日是首天開放日,我還獲贈了一張紀念明信片。這區繼Cafe Golden 後,又多一個嘆咖啡的好去處了。

Café 對面是售賣特色精品和藝術品,以及美荷樓相關紀念品的Fullcup Store(呼吸士多)。

我也是在公屋長大的,在華富邨住過廿多年,去年也寫過一篇「追憶華富」,很懷念屋邨裡的一切,我自私的希望華富邨永遠不會清拆,讓回憶一直保留下去,讓後世的香港人知道曾經有這樣的香港,這樣的公屋生活。

美荷樓

地址:九龍深水埗巴域街70號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