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小川紳介三里塚系列前的鬥爭紀錄《現認報告書 ‧ 羽田鬥爭的紀錄》

小川紳介三里塚系列前的鬥爭紀錄《現認報告書 ‧ 羽田鬥爭的紀錄》

文:張鐵樑/作者:愛拷貝工作室發起人,兼職教書

1967年,學運團體企圖阻止支持越戰的日本首相佐藤榮作,由日本羽田機場出發訪問越南,繼而與警察發生衝突。在雙方對抗期間,來自京都大學的山崎博昭被警車輾過身體而死亡。由小川紳介執導的《現認報告書・羽田鬥爭的紀錄》就是一部去調查這個事件的作品。

「現認報告書」一般是指警方日常用的現場調查報告。奇怪的是,明明是與警方抗爭的學運團體,反而用上一個警方公文的名字作為片名,明顯是一個嘲諷:這一方面表明這份「調查報告」才是真正的調查報告,取笑警方的調查也不及他們的詳細,另一方面,是在調查後,有理據地反駁和指控警方才是殺死山崎博昭的元兇。

而「現場調查報告」的意思,更代表小川紳介和他的團隊並不是要去重申某一個「真實」或重構一個事件,而是依靠作者現場的「參與」,去調查發生了什麼事。就如《現認報告書》起初的片名是《檔案:權力》 (Dokyumento: “Kenryoku”) ,權力可以指為警方的權力,也可以關係到媒體怎樣報導這事件的權威性。而小川團隊就是不相信警方或媒體的結論,並要以自已親身的投入,去反抗這些權力。

作為三里塚系列前最後一部作品,《現認報告書》中的一些細節已經成為小川及後作品的基礎:從開首鏡頭在相片間遊走,配以衝突時的叫喊,就如《日本解放戰線・三里塚之夏》對講機的對話,配以學生代表在會議室中影像的一幕;以至將一段警察追打示威者的片段以重複、定格、慢動作的處理去突出衝突的過程,並重申導演的存在和電影只是一秒二十四格影象的本質,與《滿山紅杮》片尾,投影機以變速和定格來重溫每位已離世的參與者的片段相似。《現認報告書—羽田鬥爭的紀錄》衍生出小川紳介的風格,並續步確立了他在電影和「現實」間自處的一個位置。

參考書目: Nornes, Abé M. (2007). Forest of Pressure: Ogawa Shinsuke and Postwar Japanese Documentar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香港獨立電影節2014
www.hkindieff.hk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indi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