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珍貴食水 白白流大海

珍貴食水 白白流大海

圖:政府網頁

曾俊華網誌談海水化淡。在同一個晚上,香港經歷了200年一遇的大暴雨。大家不禁會想,為什麼我們沒有充分利用我們的雨水?

其實以香港每年降雨量(2,383mm),也不算是十分少。只不過香港沒有好好利用,由於水庫容量有限(5.86億立方米),滿了亦只能排出大海,於集水區收集的水量僅為本港多年平均集水量的35%。

這幾年香港所用的東江水遠不及11億立方米,但港府與廣東簽下的協議都是以此為基礎的,而收費更是每年上升。最近簽訂的2012至2014年供水安排,由2011年的33.44億元,每年加價5.8%到2014年39.5億元。這引起了不少的爭議,例如2005年連場豪雨導致水塘滿溢,要排出大海的淡水達1.09億立方米,以當年的水價計,即倒了3億元落海。既浪費食水又浪費金錢。

除了浪費以外,污染亦是東江水的一大問題。香港上世紀開始向內地買水時,水源清澈,但隨著廣東近三十年來迅速工業化,污染物大增。綠色和平於2004年於源頭抽取的樣本,發現大腸桿菌超標3,200倍,「污染程度猶如糞水」。另外2009年廣東旱災,但廣東依然照協議東江水每年固定購水金額繼續向香港供應大量東江水,實際上對當地用戶不公平。

有見及此,香港政府提出於將軍澳(堆填區旁)興建海水化淡廠,第一期以生產全港5%的用水量為目標,而第三期則以10%的用水量為目標。海水化淡的最大問題當然是貴。平均成本價為12元一平方米,相比現時東江水的平均成本價4元貴出兩倍多。另外,即使能達到政府目標的供水量佔全港用水量的10%,仍然不足以改變現時香港對東江水的倚賴。還有海水化淡廠選址在堆填區旁,水質會不會有問題?香港第一個海水化淡廠—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只用了七年(1975至1982年),便因成本過高而停用,新的海水化淡廠會不會重蹈覆轍?

渠務署近年就香港市區的水浸問題展開了三大雨水排放隧道工程,將雨水從半山集水區截取,經新興建的排放隧道直接排出大海,減少雨水流向下游,從而減輕山腳(即市區)的水浸問題。最大的工程是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長10.5公里,將雨水由半山區引到數碼港排放。荃灣雨水排放隧道則長5.1公里,排放口在藍巴勒海峽。而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的出水口則在長沙灣海旁近昂船洲位置。

這數百億的隧道工程無疑是有助市區排洪,但政府卻從來沒想過可以將這些雨水收集後再用。由於這些雨水都是在山上截流所得,水質遠比普通在市區雨水渠所收集的雨水乾淨,若不加以利用直接流出大海,未免有點浪費。而且相信淨化這些雨水的成本遠比海水化淡低。水務署和渠務署很明顯是兩個獨立王國,各自為政互不相干,不會想到把水循環再用。

路邊政策組建議應該在三大出水口興建淨化水設施,其中昂船洲和深井已經有污水處理廠和濾水廠了,而淨化雨水的設施相信不需要那麼大型,數碼港、深井及昂船洲相信會有足夠土地興建。至於淨化了的水可以在哪裡儲存,政府可以利用現有的岩洞或興建一些地底儲水池,或將水引到附近的水塘裡。其實城門水塘正正就在荃灣的雨水排放隧道旁,不知怎的雨水卻被引出了大海。

同樣地,荔枝角半山的雨水大可引到石梨貝或九龍水塘,而港島半山的雨水大可引導到薄扶林水塘。當然如果水塘容量不夠,大可加高薄扶林水塘的大壩,使增加一倍水塘容量。

還有一個方法是直接在海上建一些儲水池,其實萬宜水庫和船灣淡水湖也是政府興建的一些大壩,在海裡分割出來的。說來說去,如果可以將淨化所得的雨水優先在區內供應,便不需要興建一些大型的儲水設施了。

最後,政府應考慮將水務署和渠務署合併,成立一個管理香港整體水資源的機構,可以產生協同效應,有利香港用水的可持續發展。而香港每日人均使用220公升水,相比全球平均用水量的170公升,以及新加坡的155公升,明顯偏高,有需要大力加強教育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