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巴士行先抑或私家車行先?——請增設巴士專用線

(圖為 Facebook 《數字.香港》群組為明報4月1日的報導截圖。)

近三年來,港島區的擠塞問題是明顯惡化到了連公眾都無法迴避的生活困境——迅速惡化的範圍不是你以為很狹窄的英皇道,卻是東區走廊、東隧、渣華道這幾個路段。為甚麼要說是生活困境呢?因為傍晚在港島北岸的市民要過海時,往往面對著要不就塞車,要不就當沙甸魚(逼地鐵)的兩難抉擇:近年來東隧在繁忙時間的塞車問題愈見嚴重,甚至造成了東區走廊也隨著東隧車龍失控而瘀塞,東區走廊的路面瘀塞,造成了港島多處交通的癱瘓。東隧跟紅隧的巴士服務嚴重不足早就成為市民的共知,除了「搭地鐵真係唔知點捱得過金鐘站呢關」之外,「601和619未到銅鑼灣已經上唔到車」、「102和106去到天后預咗要企」這些都早就成市民的生活常識。但近年塞車問題惡化的情況,令市民逐漸接受本來只要廿分鐘的路程「要坐成粒幾鐘」也成為了常理,而這常理,卻連不是過海的乘客也幾乎無一倖免——東區走廊多條跨區特快線在繁忙時間的行車時間愈來愈長,其中一個重要的塞車延誤因素,正正是北角至東隧入口一段的公路段——這不用我來舉例說明了,問一問傍晚會乘車經過東區走廊的任何人都會明白情況有多嚴重。

根據運輸署的資料,2008年至2012年期間東隧的每日行車架次在五年間由六萬三千多架上升超過七萬——對,是每日(註一)。然而,根據東隧2012年的年報資料(註二),巴士、電單車、貨車等使用東隧的次數未見任何增加,私家車用量上升卻非常明顯——再加上實際的路面觀察和市民的通勤經驗,東隧以至東區走廊的塞車和癱瘓成因絕對是因為私家車流量飆升!

觀塘至西灣河的渡輪服務因雙方碼頭遠離市民活動範圍,而且沒有相關交通接駁配套而不見管用;地鐵的鰂魚涌站步行轉車通道迂迴曲折令人卻步;東隧巴士線網絡長年超載無法承擔市民的交通需求,就連過海的紅色小巴也因塞車而沒有加車行走的能力;市民以至運輸業營運者面對此一河之隔、本應只需數分鐘就能駛過的唯一道路卻舉步為艱。

在巴士服務嚴重不足、渡輪服務和配套不妥善、鐵路系統不便的長年困境,足証政府一方早年以自由經濟策略編訂的紅加東減措施完全無助解決塞車問題。但運輸署面對如此困境採取的是甚麼態度呢?不但沒有指示地鐵改善相關設施和路線安排(自從將軍澳線通車以來,市民來往港島至觀塘由轉車一次變成轉車兩次,至今不變),也沒有增設渡輪服務,更不斷縮減東隧的巴士服務!

但這一次要談的重點,不是哪些線又要取消服務,而是運輸署面對困境的處理態度。

根據今年最新發表的《2014-2015 年度中西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註三),運輸署建議307A,307B並新加開的307C線由於「東區走廊於早上繁忙時間的交通非常繁忙」不走原來行走東隧的路段而取道西隧,即使走線隧道費成本更高,仍然認為此舉更快捷。

同時,原來提供觀塘至灣仔特快雙向服務、行走東隧的641號線由於「東區走廊及東區海底隧道的交通日趨繁忙」,建議將路線改行紅隧!聽起來好像很合理,但此舉卻顯示了運輸署對交通問題的理解是:「東隧的擠塞問題比紅隧更嚴重。」

如果要拿紅隧跟東隧作比較的話,當中巴士專線發揮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在繁忙時間期間,東隧的巴士因被逼滯留在癱瘓的東區走廊和東隧,單是過隧道就可以用上四十五分鐘甚至一小時;紅隧因多條接近隧道入口的單線都設定成巴士專用線,繁忙時間通過隧道的時間都能普遍控制在半小時以內——102、106、118等巴士線長年都繞到灣仔北或堅拿道天橋使用巴士專線進入紅隧,都能十五分鐘內成功繞過塞車車龍進入紅隧。

而運輸署卻選擇了十分惡劣的做法:寧願修改巴士路線卻不為巴士開闢巴士行車專線。東隧和東區走廊一直不設巴士專線,與紅隧的巴士專線相比,政府一方在東隧的塞車問題上可以做的事情委實非常多:增設巴士專線、渡輪服務等等。運輸署寧願要巴士改行同樣擠塞的路段,也不願意循技術層面為東隧疏導交通,寧願把手上握有權力的車務調走也不願意觸碰更應為其本份的塞車問題,這是甚麼決策態度?

運輸署近十年推出的好幾套巴士路線重組宣傳片早就令人啼笑皆非:怎麼會有政府寧願減少巴士也不減少私家車?明明路面最多的是私家車啊!而私家車,本來就是市民交通自主的唯一生態;市民駕駛私家車不僅僅只是階級問題,卻是實際的交通需求;如果公共交通服務是健全可靠而令市民滿意的話,市民何必紛紛花費心神在癱瘓的路面上燒油錢?這些都是全世界對公共運輸與私家車之間的基本倫理。要解決塞車問題,唯有認真回應實際的交通需求,重新建立可靠有效具吸引力的交通服務系統,讓市民對交通系統重拾信賴,更可令私家車的流量減少。

我不希望下一次公共交通系統陷入全面癱瘓時,全城的聲討對象又再落入票價問題這些冰山一角的議題上。舉目觀看世界各地的案例,塞車問題,從來都不是金錢能解決的啊!

伸延閱讀:
《東隧過海巴士線641將更改為經紅隧141》,Anthony,輔仁媒體
http://www.vjmedia.com.hk/articles/2014/04/09/68895

《國外與香港的鐵路基建決策之考量原則 (一) 所謂的系統老化》 (筆者舊文)
http://vany-online.com/v7/index.html?08102011.html

相關資料:
註一:《第三組:隧道、青嶼幹線及汽車渡輪統計數字》,運輸署,香港http://www.td.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4609/table31s.pdf

註二:Pg41,《使用隧道的車輛種類》,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年報,香港
http://www.easternharbourtunnel.com.hk/nhktc/chi/c-AR2012.pdf

註三:《過海巴士服務重組建議 — 第 307 號線》、《過海巴士服務重組建議 — 第 641 及 621 號線》,《2014-2015 年度中西區巴士路線發展計劃》,中西區交運會,香港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doc/common/committee_meetings...
http://www.districtcouncils.gov.hk/central/doc/common/committee_mee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