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學生,讓我看到希望

攝:Gundam

原題為《政治短評(2014年9月26日):分析罷課的進路》

一、 分析一個社會運動的成敗有很多種思考角度,閱讀分析的人宜先弄清分析的立腳點。一個立腳點是認為結果就是一切,即一個能夠逼令對方讓步的社運才算成功,因此衡量社運計劃是否合理的標準就是看其計劃能否增加逼令對方讓步的可能性,即增加威脅力量;第二個立腳點是看過程的能夠為社會整體帶來的得着,例如集體啟蒙,換言之即使最後不能逼令政府讓步,過程能夠帶來好處也算是成功。兩個立腳點並不完全排斥,但支持前者的一般會看輕後者。另外,分析所看的時間長短亦是重點,例如以第一個立腳點作分析的人,如果他們認為現在就要決一生死的重要時刻,那麼他們所看的時間會較短;如果視罷課是漫長抗爭中的一個起點,看的會較長遠。兩個角度可以兼容,但一般會互相排斥。簡言之,分析可以至少有兩個立腳點與兩個角度,而採用不同的立腳點及角度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論。

二、 激進勢力往往重視結果,看的時間也較短,他們傾向批評現時罷課太溫和(例如不作無限期罷課、「罷課不罷學」不能以損害香港競爭力為威脅政府的籌碼等等),沒有威脅的力量。這分析進路並無不妥,但立論者要兩個重要的論證責任:一、現階段將行動升級至極限會否有足夠的參加者支持,否則空有運動的外殼卻無人參加亦無威脅;二、如果激進運動失敗,會否影響日後的抗爭運動(如果「佔中三子」的「佔中」失敗,會否為日後的抗爭運動構成打擊﹖)。《南華早報》委托香港大學進行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支持通過「袋住先」方案的有近四成,這個數字能夠支持多激進的運動?

三、 學聯與學民思潮現時的「罷課不罷學」,整體重點似乎不奢望可以以罷課撼動中央政府,而在於以更鮮明的行動表態(當中亦有較激進的一群,但未見規模)及感召更多人支持其立場。他們現階段不否認重視結果,但較強調過程。同理,時間方面他們既看短也看長。不走更激進路線的立論者也有論證責任:一、證明現階段是最理想的「激進程度」,否則就只是懦弱地浪費更有效的抗爭機會;二、現有形式不損(或有助)長遠抗爭。

四、 現時對罷課、「佔中」的分析都可以用這框架作簡單分析,而結論如何多少關係分析者對香港局勢的基本研判。

五、 近期不斷聽到一種講法,說抗爭的人背後都有其他動機,並不純粹,例如有政客會為選票、有人會為利益(懷疑與外國勢力鈎結),因此不值得支持。我對這種講法不以為以,因為我從來不會因為醫生、消防員、警察是受薪而質疑他們服務市民的誠意與決心。相反,動機純粹的聖人不多,甚至不存在,有這種期望的人很天真。

六、 對參與抗爭的批評有很多種,有一種是說他們幼稚(或做徒勞無功的事、或「小學雞」等等),但我認為最幼稚的不是參與抗爭的人,而是總是在圈外指指點點的人。只有小學生才會對經常朋友冷嘲熱諷,但當要他來示範時卻忙打退堂鼓。在圈外挑人錯處是容易的,但能挑錯處不代表這些人成熟,做了幾十年人卻仍覺得這種置身事外的批評是正當的人,才是真正的「小學雞」。

七、 這次社會運動不完美,如所有其他運動一樣。近來聽到的一種批評是認為參與運動的人沒有好好的建立論述,甚至有評論員以抒情文裝議論文。我認同這次運動的論述深度有進步空間,但在香港哪可能突然出現有成熟論述的完美社會運動﹖ 我認為批評的人有一種妄想,奢望社會的覺醒與啟蒙可以一蹴而成,但其實啟蒙從來需要長時間的努力經營。當學生紛紛走出來,從象牙塔裡走出來以行動關心社會,從學習書本的硬知識到主動了解公義,這都是偉大的開始。年青人的醒覺中年人更快更熱情,因為他們還有夢;中年人走過了很長很長的路,只會覺得自己認知的路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們不會醒覺,因為他們不需要尋找可能性-他們失去了夢,也不再需要夢。

八、 我認為現時對社運的批評有一個趨勢:只接納與自己立場99%相近的方案,只要有少許不一致就反對,亦不會參與。這種傾向無助凝聚力量,但可以支持較小規模的不合作運動。愈純粹的立場就愈不能凝聚力量,但有更強的機動性,希望他們可以發揮這力量。可是,一個能聚合多數的社運需要多方的理解及妥協,我們必需做到,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與對公義的追求。

九、政治是對社會的關懷,而社會包含我們認識與不認識的人,所以政治是對人的重要關懷。感激每一個為社會付出與犧牲的學生,歷史會記下這些溫暖的關懷。回歸前,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而香港人則被譏為政治冷感,一切都是冷漠的。回歸快二十年,看看年青人的熱誠,這不是一個令人鼓舞的進步嗎﹖ Hong Kong is dying, 是這些學生讓我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