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渴罪》︰缺失、暴力與抑壓

《渴罪》︰缺失、暴力與抑壓

《渴罪》由日本導演中島哲也操刀,繼續以「告白式」的人性陰暗與青少年問題作為主調,探討「渴望」與「缺失」之間的無限輪迴,與家庭於當中的角色,繼《告白》後這類題材觀賞性頗高的作品。

《渴》是改編自日本小說《無盡的渴望》,從名字上已經可以猜到是講及「慾望」的故事。電影裡頭的每一個角色都有「缺失」,加奈子的親情缺失、昭和的狂妄、緒方與「我」的自卑、愛川的冷血,每個人都沒法正視自己的缺失,導致墜入自己設計的心理圈套,或地獄,或童話,又或二者重疊,產生無情盲目的自我,既是逃避又是探索,有些角色習慣了麻木,就讓自己一直麻木下去;有些角色揭露真相,看見自己以後,崩潰不已;有些則選擇忘記。

「暴力」就是這一切的結果。透過「暴力」,憤怒的力量得以排解,卻抑壓著他人;透過「暴力」,弱小的得以燃燒,卻怕火焰之盛把自己也摧毀掉。電影裡面大部份鏡頭都充傾血腥、殘暴的殺人技,然而卻不是劇中最暴力的源頭。「暴力」是一種意識︰加奈子的甜言蜜語、「我」被摧毀過後的短暫重生、昭和藉著傷害去換取的自我感覺良好。如果所有事物都有顏色,相信暴力就是墨,染污了就是清洗也留下痕跡。

《渴》是抑壓的,急速剪接的鏡頭,讓我們都變得壓抑。當然裡頭的角色也是壓抑的,所以他們渴望不被壓抑,創造自己的天堂,我們彷彿也躲進了這種自己幻想,在幻想當中,我們看不清每個片段、每個身影、每個鏡頭,我們嘗試重組這些影像,卻無濟於事。

故事最後的二人︰昭和與班主任,都是殺了人,同時又「被殺掉」的人,他們的暴力造就更可怕的暴力降臨到他們頭上,一直持續,甚至可能導致另一輪暴力的輪迴。暴力是相向的,如果你產生了暴力,就會有另一種因為你所產生的降臨到你身上,像圈圈琛循環遊走,所以誰都無法知道,究竟是加奈子天性邪惡,還是缺乏家庭溫暖,還是因為緒和的死,抑或像精神醫師所說的昭和侵犯了她?又可能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