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香港的文化承傳

香港的文化承傳

一首《獅子山下》,就能看出香港核心價值的演變。該曲是1979年寫成,是同名劇集的主題曲。當時歌曲代表的是香港人為經濟打拼的精神。加上當日粵語流行曲興起,此曲成為了香港主體意識的先軀者。經歷過中間一段時間的衰落,在獅子山掛直幡之後,此曲再度演化,得到了一層新的意思,從而承傳下去。

文化承傳,就是在這種承繼、蛻變、再承繼的循環中,日漸加深。其中蛻變這個過程,至為重要,因為若不蛻變,最終就會跟社會脫節,成為歷史糟粕,失去了承傳的意義。香港,一直被譏為文化沙漠,但是在幾十年間,亦已醞釀了自己的文化底蘊。討論香港,我們每每掉入陷阱,以中華民族的標準,矮化了香港自己的成就。香港開埠,已經一百七十多年;相對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當然是短。但美國立國才二百多年,澳洲建立殖民地亦不到二百年。為什麼我們接受有美國文化、澳洲文化,卻不將已有的香港文化,發揚光大?

流行文化,是文化的基本土壤。唐詩宋詞,在唐宋年間,亦是流行文化;但經歷了時間的過濾,承傳下來的唐詩宋詞,已融入了中國文化。當中,有著不停的蛻變。我們現在念唐詩,已經不再使用中古漢語,亦不再伴以當日的音樂。隨著時光的流逝,詩詞的內在意義不停擴闊,直至變成了固有價值。我們今天再受岳飛《滿江紅》所感動,並非因為我們要面對女真人,而是岳飛的忠烈,已經成為了固有文化的一部份。在我們記得的幾百首唐詩宋詞外,還有很多,未能蛻變,就成了時間輪下的犠牲品,在我們的集體意識中,漸漸消失。

香港粵語流行文化,扎根於七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大於光彩。及至後來,出現了一定的斷層。站在歷史長河裏,一個世代的沉默,並非文化承傳的致命傷。唐宋的詩詞名家,也集中在幾個世代,而非平均地分佈在整個朝代中。文化創作,從來都需要社會背景。當社會混沌未明之時,創作人都在轉型,因而沒有重要的創作,本身無可厚非。到了社會轉變,風起雲湧之時,創作自然會再爆發。

香港流行文化,從未根絕。從專業領域的創作,到網上、街上的業餘創作,我們都在累積下一波的創作力量。這兩三年,新一波的創作風,早已漸漸吹到。網上創作,先收輯成小說,再轉拍成電影,就是一個例子。在創作及輸送成本大幅下降的大氣候下,創作最後達致多元化乃是商業常識。業界跟社會,還在思考如何在新科技下,如何將商業、文化、和創作,結合成新的產業;最後成功的模式,可能是以我們意料不到的方法出現。但是我們每一個故事,每一段youtube片子,都在儲蓄文化,則是無庸置疑的。

在原創以外,承傳已有的文化成就亦是深化文化體系的工作。近幾年,好幾位歌手都灌錄了翻唱碟。一首歌曲能紅起來,原唱者當然功不可沒,但是無論是專業歌手還是網上的翻唱,亦在繼續承傳著這首歌。假如英國人,每次看莎士比亞的戲劇,都跟原本的演員比較,而不容許新的演繹,則英國的舞台劇界,早已滅亡。

每次翻唱,歌手都用自己的方法,演繹同一個故事。新世代將自己的唱功、想法,融入到自己的演繹中,就提供了新的含義。台灣的好幾間電視台,都有歌唱節目,讓歌手在節目裏演唱舊歌。通常,這種翻唱並非為了出碟,所以歌手可能只是單次的翻唱;但是間中,一首歌卻因為良好的演繹而重新紅起來。很多名曲,都是透過這種節目傳遞給下一代。當幾代人,都記得同樣的歌曲,文化承傳,就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