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郊野公園的成本

郊野公園的成本

一題中學經濟科的可能試題,是這樣的:

香港的土地有不同發展的可能:
第一選擇:維持郊野公園現狀
第二選擇:興建房屋
第三選擇:興建軍營

請問維持效野公園現狀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呢?

沒錯,答案是「興建房屋」。一個擁有(工具)理性的人,只會選擇機會成本最低,即是說效益最大的選擇。若果我們維持效野公園現狀的機會成本是興建房屋,那麼我們則要衡量,到底兩者孰輕孰重。前者沒有實際的經濟收益,但興建房屋,實在能夠覓地解決香港人的房屋問題,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生產總值,又可以翻幾翻。

但若果我們吧問題稍為一轉,改成以下:
清水灣的土地有不同發展的可能:
第一選擇:興建一個公立的「香港科技大學」
第二選擇:興建房屋
第三選擇:興建軍營

選擇興建公立的「香港科技大學」的成本,無庸置疑是興建房屋。但若以上邏輯論之,科大真的會落成,雷鼎鳴還能以科大教授身份高談闊論嗎?一來公立大學不會賺到錢,二來會損害市場效率,成本甚高。

郊野公園的社會利益

英國《經濟學人》在2012年以比賽形式選出「全球宜居城市指數」的排名標準,結果新增了七項與空間有關的標準,包括綠色空間、城市擴張、自然及文化資產、污染、孤立程度等。這些標準都是外國人所公認的,在這些新增標準下,香港由三十多位躍升至第一位,位列全球之冠。最大的原因,是香港的郊野公園近在咫尺,方便人遊覽。這些標準不是筆者蓋棺之論,而是世人所言。誰敢說香港郊野公園沒有利益可言?與科大一樣,都是有界外影響方興建的。

科大的建立,正正是為香港提供一些優秀的人材(惟筆者不敢論斷閣下的學生是不是人材),令香港人的教育水平提高,這對社會而言存在界外利益。教育不只是對個人有得益,還對社會的經濟水平、社會文化等有得益。同樣的,郊野公園沒有界外利益嗎?更清新的空氣、閑暇減壓的地方、對下一代有關自然的教育,真的只有成本?

若問這些利益抵不抵上經濟利益,只能說經濟利益的是生活質素的一部份,人在經濟利益而外,還有其他的需要,而非能以金錢量化。污染程度、保育等等,也是生活質素的一部份。當不斷尋求極大化經濟利益,代價是會影響其他生活質素的享受。但別忘記,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邊際利潤必然會越來越少,而放棄其他生活質素的組成部份的邊際成本則越來越大。問題在於,若把郊野公園剷光,真的會使利益大於成本嗎?

郊野公園外的可能

全港共有800公頃棕地,這大多數都已被污染而不能務農,但卻只用作停車場等低產出的行業。若果香港的房屋比起停車場重要,為什麼不收回棕地,以滿足現時的土地需求,增加香港潛在產出。而是急不及待的使用郊野公園?筆者不是「寸土不讓」的死硬派,但郊野公園地勢真的比棕土容易起屋,成本又低於在棕土起屋嗎?實在想不到雷鼎鳴除了為「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外,還為什麼大力倡議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