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意甲衰亡錄

意甲衰亡錄

曾經是國際球壇焦點的意大利甲組聯賽,一度享有「迷你世界杯」的美譽,但是它的衰落要追溯自甚麼時候?有人謂是祖雲達斯鬧出「電話門」之後,有人說是千禧年之後英超風靡全球開始,也有人說意甲從來沒有衰落。如果真要找出源頭,不妨從顛倒職業足球生態的波士文條例開始說起。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意甲進入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黃金時代。儘管現在的英超、西甲如何橫行無忌,卻至少還沒有強大到連中游球隊,甚至大多數時候的護級份子都能在殺入聯賽前三名之後一年旋即殺進歐洲杯賽決賽的地步(富咸符合後一個條件,但不符合前一個條件;而當年的意甲,拖連奴卻做到了),更沒有在長時間內形成對歐洲三大杯賽的壟斷。意甲當年之所以極盛,一方面是本土青訓培養得力,而更重要的推動因素在於強大的資本引進外援。金錢——成績——金錢的簡單邏輯,讓意甲嘗到了巨大的甜頭,而這樣的模式下得益的是整個意甲——在聯賽的最高端,強隊們通過羅致高質素的本土球員與外援保持統治地位,而中下游球隊主要仍是通過培養本土球員,並將成品或潛力股輸往聯賽豪強來維持球會經營。在波士文法案尚未存在的年代,這樣的供求模式所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外援儘管重要,但本土球員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足夠重視(畢竟以當時的規則,一隻球隊90%的球員還是本土球員);中下游球隊的生命在於青訓水準和一定的外援發掘能力,而上游球隊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視這個問題;聯賽上層與中低層維持長久的供求關係,因為本土人才的第一選擇一定是留在意大利等待被發掘,因此意大利豐富的本土人才供給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波士文條例的通過,使意甲這種人才流動的結構開始經受緩慢而致命的侵蝕。所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意甲的衰落,正是從其理論上能夠達到巔峰的一刻:九十年代末便已開始了。

從聯賽的上層來講,花錢引入高水準外援一定是提高戰鬥力的最快途徑。這一點在三個條件的配合下,使意甲上層球隊耗巨資引進外援的做法幾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第一個條件是意大利人的確有錢。在意大利經濟最好的時候,義大利的GDP總量一度排名世界第七乃至第六,他們彼時擁有充足的財政來源;第二個條件是波士文法則的通過,拆除了引入外援的門檻,使得外援的引入和使用變得沒有任何理論上的限制;第三個條件是間接的——引入外援必然面臨其他聯賽的競爭,但這種競爭對於當時的意甲來說基本是微不足道的。無論從財力和影響力而言,當時的意甲遠遠領先于競爭對手,更重要的在於:對於外籍球員,尤其是南美和非洲球員來講,無論是球員本人,還是他們的經理人,都一定是急於將自己推銷給意甲聯賽,前者為了提升價值,後者為了榨取更多價值,在這種供給者急需接觸需求者的買方市場規則下,外援及其經理人一定會相對降低自身的要價而爭取得到踏入門檻的機會,而負責外援提供的二三級聯賽球隊也傾向於儘快將手頭的球員轉手給意甲,在短期內實現資金流轉,而且他們需要儘快構築和意甲球隊之間穩定的合作關係以圖長期利益,這一切間接地降低了意甲球隊購買外援的難度。對於意甲上層球隊來說,外援的重要性漸次超越本土球員。

當然,在一片升平景象下沒有人會想到應否保持本土人才的流轉,因為意大利人一旦呈現其功利主義的本性,任何眼前利益都會在頃刻間為他者據有。

上層球會經營方式的改變,連帶傾覆了整個意甲足球的生態。過去培養本土球員總有錢賺的經營方式,調整成為引入、培養外藉原材料(幼齡青年軍)或者半製成品(17至20歲階段球員)。如是者,中下游球會紛紛減少培養本土球員,更注重以低廉成本和眼光發掘外藉新秀。其實,培養本土年青球員的成本確實比引入外藉原材料更加昂貴,因為後者的選擇範圍更大;況且前者更涉及本國足球文化和體系長期的累積成果。與此同時,上游球會向中下游球隊購買外援的模式也取得成功,當中的案例就包括家傳戶曉的森多利亞和帕爾馬,例如杜林、華朗、奧迪加等。它們曾幾何時為祖雲達斯、米蘭雙雄供應了多少高品質的外援。聯賽上層的功利主義風尚,連帶引發了聯賽中下游的功利主義,本土青年球員的培養日漸萎靡,青訓的傳統開始被放棄。到了01、02年左右,整個意甲似乎只剩下當年的頭號青訓營——亞特蘭大青訓營還在勉力運轉之中,而即便是亞特蘭大,在培養出了02年一代之後也逐漸沉淪,而從時間上看,即便是這02一代,其中大部分球員也是在95年之前就開始培養的,也就是說95年之後,意大利足球幾乎沒有培養像樣的初始性青訓。

波士文條例影響的層面如何由本土球員遍及至整個意甲聯賽?意甲球會無法維持強大資本和購買力的一天,就是這種向外輸入優質勞動力的方式步向委靡之日。因此,本國經濟滑落、球會經營乏力,早為意甲衰落埋下伏線。

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意甲發展的規律一直緊貼本國的經濟興衰。

德甲強大,強在本國經濟強、本土大企業多,而且樂於投資足球;英超強大,強在英國的金融強國地位,強在能夠有效通過引入外資方式來投資足球;西超兩強強大,強在品牌化效應之餘,皇馬有著桑坦德銀行等一批國內精英層的支持,而巴塞隆拿背後則是經濟能力在西班牙一直名列前茅的加泰羅尼亞;而意大利足球的憑藉是什麼?大多數球隊連修建自己的球場都得不到地方政府支持。回顧昔日意大利職業化足球橫行歐洲,猶如意甲60年代的強盛,和60年代意大利依靠本土第二次工業化高潮和馬歇爾計畫資助帶來的所謂「經濟奇跡」直接相關;70年代陷入萎靡,和意大利70年代經濟下行、政治混亂、社會矛盾叢生直接相關;80年代重新振興,和克拉西政府的高舉債經濟政策帶來的效應直接相關。唯一一次反常,是90年代初因為金融投機分子的「圍剿里拉」活動導致里拉大幅縮水,經濟開始下滑,但足球界並未馬上受到太大影響,但那是因為當時意甲地位過於超然,同時球會經營被認定為能夠確保穩定回報的投資。換言之,意甲今天的衰落,其實是本國經濟自90年代初以來的自然滑落,而電話門事件和08年歐洲經濟危機爆發,不過是推波助瀾罷了。

本國經濟不興,與英超、西甲成此起彼落之勢。往昔意甲的強盛,不過是承接兩大聯賽衰落的真空罷了,正如英甲球會(利物浦、森林)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橫掃歐冠,德甲球會也曾經連續6年包攬金球獎的輝煌。隨著英超和西甲的慢慢發展,兩者也開始慢慢積攢起足夠的財富和影響力,能和意甲鼎足而立。

千禧年後,意甲球會面對新的競爭形勢,又當如何應對?此際轉會市場規律漸漸出現變化:賣方市場、外援球員、經理人和二三線聯賽球隊玩熟了意甲的遊戲規則,意甲地位不再超然,更不再是賣方市場的最佳選擇。賣方市場開始慢慢扭轉被動形勢,相反意甲的買方市場的主動權卻不斷喪失,而且惡性競爭下連帶外援的價錢變得水漲船高了,這就意味著更高的投入和更大的買人風險。各家球會為求買人形成惡性競爭,未能自拔。

緊接下來就是整個意甲球會經營的集體倒退。由於中下游球隊已經無法為上層豪門提供所需,後者開始更多地直接轉向外部市場,前者供貨的管道嚴重受阻,自然無法生存。更要命的是,正在同一個時期,意大利整體的經濟環境開始不斷惡化,意大利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額不斷降低,這加劇了中下游球隊的生存困境,老闆們的財力已經不足以單獨支撐球隊的經營;而對於上層的某些球隊而言,90年代末00年代初為了儘快「超英趕美」而建立粗放型經營,不計成本的經營模式開始崩潰,燒錢太多卻缺乏可持續性發展,終致不斷沉淪。拉素、羅馬不復豪門本色,前者在千禧時代初期一度瀕臨破產,惟有放走華朗、尼斯達等一眾主將方可力挽狂瀾;而費倫天拿和帕爾馬的境遇更加堪憂,幾經波折方可生存至今。

這種情況下,中下游球會和上層豪門的貧富不均只有進一步加劇,並進一步扼殺前者的生存空間。長久以來,AC米蘭、國際米蘭和祖雲達斯長久壟斷電視轉播權、巨額廣告贊助,以至球員經理人網絡資源。整個意甲金字塔的根基,早在千禧年代開始逐漸崩壞了;至於維持在塔尖的上層球會(即如前述的傳統三強),因為球會資本和根基較優厚,可以延遲衰亡的過程,直至「電話門」事件的爆發。世人無不為「電話門」而驚心動魄,殊不知意甲的泡沫卻是在慢性的過程裏步向爆破。

在資本主義的金元足球下,意甲球會如要回復主宰地位,就只有加強商業化經營方可殺出血路,但卻飽受重重困擾,最後只能回歸保守。一則球會商業化經營能力不足,大多數球隊仍然拘泥于傳統的經營模式,在開源方面表現為只會掙容易掙的錢。何謂容易掙的錢?正是班主的直接注資、電視轉播費用、門票收入、賽事獎金,遠遠談不上規模化、多樣化商業化開發;而在節流方面依然習慣於粗糙的成本管理意識,要麼只會瞎花錢不顧成本控制,要麼只能一味降低成本無法保證產出,成本與收益始終無法形成最佳平衡點。這種經營模式,或許更能守得住許多球會文化和傳統,並且得到大部分本土球迷的支持,但就無法和資本優勢明顯的豪強抗衡較量。

由於實力的下降和經濟條件的惡化,在競技層面上,意甲球隊理所當然地只能剩下一種選擇:維持過時的球風,儘量不要做出太大的修改,因為這是最經濟的贏球方式。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現在的意甲球隊節奏越來越慢,越來越注重陣型而不是人本身的創造力,越來越暮氣沉沉,在西甲、英超乃至德甲的高節奏、高對抗的新時代風格面前幾乎不堪一擊。同時也由於實力的下降和經濟條件的惡化,意甲整體可能在未來長時間內不得不繼續維持以上的趨勢。尚有餘地改變的或許只有位居塔尖的豪強球會,那個中下游球隊都能踢出快節奏和精彩足球的年代早已一去不返。

因此,祖雲達斯、米蘭雙雄距離復興目標尚在咫尺,但要意甲足球回復昔日舊觀,恐已成鏡花水月了。

運動公社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