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經濟學人》教路如何深化兩傘運動

《經濟學人》教路如何深化兩傘運動

本周初寫了《雨傘運動在走台灣民主運動的路》,論及了香港的民主運動,似乎在走台灣民主運動的路。想不到,《經濟學人》研究部昨天出版的《2014年民主指數》報告,亦撰寫了專文,論及香港。裏面它認為,雨傘運動,可能跟台灣美麗島事件及韓國光州事件一樣,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分水嶺。衡量雨傘運動成敗,並不應該以「撤回831」或「要求梁特下台」為尺度;街頭運動,鮮有直接帶來民主。反而現在社會壁疊分明,聚集了雨傘世代,已是成果。《經濟學人》認為,當務之急,乃是將雨傘運動形成的勢力制度化。

制度化,並非統一於某個大台下。香港行之以久的積極不干預政策,來自保守主義;但保守主義的精綷,是在於它對眾機構的信任。「小政府,大巿場」是末節,「小政府,大社會」才是重點。保守主義並非相信巿場萬能,而是相信維持公義,政府的角色不大。「大社會」就是相信設立及捍衛大大小小的獨立非商業機構,由它們出面,解決社會問題會更有效,社會亦會較自由及公平。香港賽馬會就是保守主義產物:一方面,它給一眾巿民一個發財的小希望,另一面,它亦是全港最大的慈善機構。

政治建設,絕不限於選舉制度及政黨建設。維持有力而自由的發聲平台,是第一步。香港近年興起了新媒體。政治論述的專書,亦漸漸發展了讀者群。這些都沒有直接跟政黨政治掛鈎;相反,主流政治人物沒有寫書及寫回憶錄,反證了平台有待深化。無論是建制中的兩位前特首,還是深藍眼中的「四大惡人」,為什麼都沒有出書,講述自己的政治理念?雖說這幾位,不論誰出書,都會惹來抹黑,但是他們不寫,結果就是二三十年後,由未必認同自己主張的學者執筆,寫出來的論述,可能更不為他們所滿意。

又如民意調查,香港就只有兩家大學,疏疏落落地進行調查。但是英國就有好幾家調查機構負責調查;每天都有新數字。(詳見 “Opinion polling for the 2015 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雖然不同機構,立場或有不同,但加起來的平均數,卻是頗真實的民意。每一個新政策、新論述、甚至突發事件,民意走向都很透明。透明的民意調查,甚至可以中和建制派的配票能力。為什麼香港卻仍未做到這一步?

香港每次政治爭吵,到最後就流於兩方動員群眾,再將中間派硬說成支持自己,然後就號稱擁有大多數民意。為什麼不能用民調?如果能有多幾個機構,在事件發生當中,實時提供民調結果,也許很多爭吵能儘快解決。雨傘運動中,我們開始見到實時民調,所以到底有多少人參與,支持度如何,民意比較清楚。將這制度化,才能令民意走向,真正左右大局。

第三,香港十幾年間,都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智庫,但是藍多黃少,傳媒關注度亦略嫌不足。雖然不一定認同他的政策主張,但是林奮強的香港五十,是第一個智庫真正面對群眾,將政治理念當成公關仗處理。這跟林先生當了多年的分析師有關,他明白到,再有力的理論,不宣傳則變了象牙塔裏的孤芳自賞。只有宣傳成整體社會的論述,理論才有機會發展。

黃營政治,無論雨傘前後,都有一個「不懂經濟」的惡名。只有扭轉這形像,才有望爭取中立及淺藍的認同,再壯大黃營。社會上,色彩鮮明的黃營智庫很少,而且勢孤力弱。但是相信民主的學者賢人,在所不少,並非沒有人才。而且這也牽涉到政黨的取態:今天的黃營政黨,願不願意明言他們的經濟主張?政黨不一定要有自己的智庫,但是明言經濟主張,則會出理自然結盟。只有結合起來,問政才有所根據。

當然,要做到以上的制度化,會有一定的資金需求。但黃營並非沒有資源:無論你相信誰的數字,雨傘運動花掉不少錢。再加上一直以來,六四、七一的籌款,雖非天文數字,但要做以上的建設,卻是綽綽有餘。《經濟學人》說我們要制度化,就是要在政黨政治、街頭運動以外,建立出輔政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