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爭取」民主的啟示

《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爭取」民主的啟示

《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是畢彼特繼《被奪走的十二年》後,最新監製作品。講述1960年代,當美國鄰近地區都開始解除種族隔離制度,阿拉巴馬州州長喬治華萊士(添洛夫飾)卻堅持不讓步,令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大衛奧耶路和飾)發起從塞爾瑪(Selma)向蒙哥馬利進軍的一系列示威遊行。示威過程中州警和縣警毆打和平示威人士,激發了成千上萬的民眾參加這場公民抗命行動。 而馬丁路德金亦無懼入獄甚至死亡威脅,與充斥大街小巷的市民一起,眾志成城改變不公義世界──要求政府把平等的投票權,交還給全國人民手上。

眾所周知,馬丁路德金是一名民族平權的先鋒,他的名言:「我有一個夢。」更是耳熟能詳,今次畢彼特把整個民族抗爭的畫面放在大螢幕上,更能向眾人展示黑人為自由人的奮鬥歷程。

電影一幕是馬丁路德金率領六百名黑人到塞爾瑪示威,眾人舉高雙手置於腦後,並下跪於地上。當地警方面目猙獰,手更持警棍,駕起一副強勢。警方斥聚會屬非法,必須離開,黑人堅拒。電影以一名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襯托出警方的殘暴,警方為要執法,推倒一名蹣跚而行的老翁;又以一名目睹警方推倒老人而見義勇為的年輕人襯托警方的不義不仁。

對抗強權並非一氣呵成,馬丁路德金不乏為保平安而欲想放棄的掙扎。電影中,馬丁路德金擁有一個完滿家庭,卻因成為平權領袖而令很多白種美國人不滿,經常被恐嚇要傷害其家人。

在家庭和民族自由中,馬丁路德金最終選擇了與民共同抗爭,爭取黑人投票權。馬丁路德金的太太(卡雯伊祖高飾)正是馬丁路德金的掙扎,面對愛人落淚苦求,更反映人很難大公無私地付出所有。這亦更加突顯及後馬丁路德金再次站出來的偉大和勇氣。

一場革命需要領袖?

馬丁路德金帶領黑人以抗爭爭取黑人平權,電影中他站在眾黑人的最前,不畏前方的警察手拿鐡槍。一群人民的勇氣是需要別人激發出來、亦需要受環境所迫。但是本為弱勢一群大多數會因害怕而不敢站起來對抗。因此,人民需要一位領袖,既是精神領袖,又是行動領袖。

反觀人類革新運動,不乏帶頭者。辛亥革命有孫中山先生、印度獨立有甘地、緬甸民主運動有昂山素姬,那麼香港呢?人人說「XXX」不代表我,那麼我們作為香港人有努力代表自己嗎?還是只一味批評,卻在守株待兔呢?

革命犧牲是必然

電影中,上街示威的黑人遭虐打,更有人被拖往暗角處槍殺。犧牲是必然而長久,但是當時他們只有兩條路,一是對欺凌啞忍,二是為革新而犧牲。走到絕路,顯然後者是比較理想。香港時事評論家李怡先生言香港太幸福了,因為香港不用靠爭取或犧牲就能得到人類基本的自由。面對中國欲逐步收緊香港民主和自由,香港人看似不太懂思考如何「爭取」民主,這大可能是因為我們只為「爭取民主」的初生嬰兒。

為黑人平權而壯烈犧牲的勇士,應該也未曾想過今天泱泱大國的美國總統是黑人奧巴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