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公投飯票》(Two Days, One Night):真正的選擇

《公投飯票》(Two Days, One Night):真正的選擇

原刊 AV Magazine 02-2015

置身今時今日的政治環境,政府問你「有票,真係唔要?」、 可以「一人一票選特首」是史無前例的事,誰阻撓法案通過便是破壞香港民主發展?香港人務必要看看戴丹兄弟( Jean-Pierre Dardenne 與Luc Dardenne)導演的《公投飯票》(Two Days, One Night),瑪莉安歌迪娜(Marion Cotillard)平淡中見真摯的演出,這種演繹手法,需要有戴丹兄弟的導演功力和深度,方能從平實風格中迸發力量。

《公投飯票》看似瑣碎及無關痛癢,背後卻有大智慧,尤其是對香港人如當頭棒喝。中文片名翻譯得清楚明白,本片是關於一場公開的投票,投票結果關乎一個人的生計。工廠女工珊迪娜(瑪莉安歌迪娜)抑鬱病康復後欲重回工廠上班,但管理層在生意不景的前提下,要維持公司的競爭力,迫使16名員工在「領取1000歐元」和「讓珊迪娜復工」這兩個選項中擇其一,結果大部份員工選擇花紅,珊迪娜面臨失業,嚴重影響生活。

支持珊迪娜的工友投訴管工詹馬克以裁員謠言誤導員工,向老闆提出重新投票,獲得答允。珊迪娜硬著頭皮利用周日假期的僅有時間,游說同事改投支持她復工的一票。電影大部份情節是珊迪娜是她游說的過程,同一理由反覆說了多遍。

戴丹兄弟的電影風格向來直白,沒有刻意的修飾和煽情,一切平淡得像白開水。《公投飯票》中,許多道理沒直接說出來,這一場只有16人參與的投票,導演讓我們一起反思不公義投票制度,「發放花紅」與「解僱珊迪娜」是兩個不對等的選項,根本不應該放在一起,成為二選一的選項,工友們看似有得揀,但其實無得揀,投票結果亦被錯誤演繹成:「選擇花紅代表珊迪娜應該被解僱。」

打工仔自然想要花紅,片中的比利時勞動階層人人捉襟見肘,1000歐羅可舒緩不少生活壓力,員工自然沒有細想投票背後的不公義,花紅的發放與否沒必要和某位員工的去留掛鈎。

電影令人感動的是在珊迪娜拉票的過程中,發現並非每個人都接受利誘,有人堅持站在公義的一方,他們雖然無力改變荒謬的投票規則,但選擇了不盲從。制定不公平方案是老闆,最後他以維持工作間和諧為理由,否決了結果,員工有花紅,又不用解僱珊迪娜,換言之,由頭到尾都是老闆「玩嘢」,公投其實沒必要,潛台詞是政策是可以改變的,一切原來是操控者的管治技倆。他們絕對可以給,只是不想給,或沒人反抗便繼續理直氣壯地欺壓。

香港人對「政策暴力」應該不陌生,政府不斷混淆「普選」與「公平」的概念,想港人要選擇「普選」便要放棄平等提名的權利,像某電視台欠薪仍振振有詞,將「無人工」與「失業」變成員工的選擇。

原文刊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