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糧食短缺的未來(下一代人吃甚麼?二之一)

食物不只是戰爭的武器,它更是戰爭的理由,只是我們今天很容易就會忘記這點,以為為了爭奪糧食而打仗,是種既古老又野蠻的歷史往事。誠然,近幾十年來,大家熟悉的戰事在表面上幾乎都和食物無關,它們多半來自意識形態的分歧,國界的爭議,以及宗教的號召。就算是搶佔資源,那也是為了石油礦產等地下的寶藏,而非地面上的農田。可是只要稍稍看一眼今日世界的趨勢,我們便不難預測等在前面的光景,甚至不難想像下一場大戰的由來。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曾經被認為是套過時的學說,覺得它危言聳聽。可是最近幾年,眼看着全球人口將要邁向80億大關,很多人又開始重新看重那套兩百多年前的理論,發現它是個警世的預言。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的人口數量不停上升,但耕地面積卻不止沒有增長,反而還隨着環境的惡化降了下來。以前解決這類問題,靠的是效率與技術。但就讓我們看看世界灌溉面積吧,憑着先進的技術與管理規劃,全球灌溉面積從1950年到2000年驚人地增長了兩倍,可從那以後,卻幾乎再也不能寸進。

至於改造作物品種,擴大產值,最近幾年也沒有太過可觀的進展,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因為各種農作物已經愈來愈接近光合作用效率的極限了。那麼,誰來餵飽人類?又該用甚麼方法來餵呢?一方面有像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前蘇聯糧倉呈現出荒漠化的危機,另一面卻有幾十億人在拼命增加自己的肉食數量,間接消耗大量穀物。這樣的世界會有將近十億人在捱餓,這難道是件很出奇的事嗎?淡水是另一個問題。沙地阿拉伯早在好幾年前就宣佈它的地下水層基本抽乾,不能再種小麥。而分佔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小麥生產國地位的中國與印度,則備受喜馬拉雅山脈冰川消融的威脅。最近,美國加州還破天荒地宣佈「制水」。為了解決燃眉之急,許多國家想到的辦法就是對外買地,跑到別的國家去生產本國所需的食物。這就是近年備受關注的「新圈地運動」了。

網站「Land Matrix」是目前紀錄和分析這類跨國土地交易的最大檔案庫。根據它的報告,目前全球被交易的土地已經有半個西歐這麼大了,買家以韓國、印度、中國和沙地阿拉伯等糧食問題特別嚴重的國家為主,最大的賣家則是印尼、剛果與柬埔寨等幾個國家。買回來的土地有一部分是為了開採地下能源與礦產,但更多是用來生產食糧或可轉化成生物能源的作物。比起以前殖民帝國的強掠,花錢買地當然是文明得多。不過,這種文明手段也有它的風險,而且還是涉及暴力的風險。

原文刊在飲食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