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空洞的勵志——短評《全力扣殺》

《全力扣殺》是一齣講述失敗中年如何重拾鬥志的電影,但跟《打擂台》相比,真是失色太多。所謂重拾戰意,只剩下姿態,沒有靈魂。

《全力扣殺》的主角們在打羽毛球的時候,縱已配上令人頭暈的慢鏡(跳躍的姿勢)、特寫(面孔)、剪接、特效(高速的羽毛球),但終究沒有說服力。效果如同周一嶽唱《忘不了您》,總是格格不入。

何超儀和林敏聰沒有一點高手的味道;又或者飾演大賊的鄭伊健何以性情大變,選擇執起羽毛球拍呢?從做賊到做球員,有什麼故事細節支撐角色的轉化呢?沒有,或只有一句空洞的對白:人總要變,愈不懂得的愈要做(指打羽毛球)。

至於過氣冠軍球手何超儀,明明因脾氣暴躁而被逐出球壇,但當10年後打回羽毛球之際,卻再沒有壞脾氣要去對付了。彷彿,失敗者若要奮起,也沒有什麼自我或命運的難題要克服。就連再遇新一屆冠軍(葉佩雯飾),也能快速勝出。

除了空洞的勵志以外,《全力扣殺》好像就沒有實在一點的東西和故事想說。

說《全力扣殺》是《打擂台》的重複?是,但這是哈哈鏡式的自我重複。

回想一下《打擂台》的金句(唔打唔會輸,要打就要贏;學武不是用來強身健體),都不是純粹噱頭,而是來自主角梁小龍本人真真實實的習武心得,最終更化為電影的精神和對白,可說有血有肉。《打擂台》中不論是人物塑造、武打演出、故事構造和起承轉合,都好多了。

但在《全力扣殺》,所謂勵志,被空洞化,沒有內容,亦失去啟迪的力量。

最後,林敏聰的搶眼突出,幾乎蓋過了其他角色和電影。但說實在,這不表示他演活了大師一角。他的無厘頭,從開心字典年代開始,早已拍案叫絕,所以即使觀眾笑了,也不過是為他獨門的必殺技而笑,這終究喚不回勵志電影的靈魂。

文章刊今天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