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當民主女神邁向權力之路

當民主女神邁向權力之路

1940年,緬甸反殖民地鬥爭的25歲領導人翁山化名唐龍祥(Tan Luang Shaung)坐船前往中國,做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他,希冀尋求共產黨對緬甸革命的支持。但歷史的安排讓他在廈門待了幾天後,前往東京,再也沒有來過中國。

1947年7月,翁山將軍被刺殺,她的女兒翁山蘇姬才兩歲。

七十五年後的此刻,翁山蘇姬首次來到中國,會見了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即使他們是屬於兩個世界的人:獨裁者與民主鬥士,但現實政治讓他們握起了手,而且將來可以繼續握下去。

沒有人不曾為翁山蘇姬的故事動容過。她以強韌的信念堅持著追求緬甸民主,在她被長期軟禁的過程中,甚至丈夫在英國過世都沒有回去。她說,「我的家庭的分離,是我爭取一個自由的緬甸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之一。」

她始終如此美麗而優雅。她是緬甸人心中永遠的「The Lady」 ,是一位被寫入世界歷史的民主女神。

但當女神走入現實中的選舉政治時──她在2010年獲釋後,於2012年當選國會議員──她所要面對的是政治的權力邏輯,是如何讓她的政黨贏得選舉,取得執政地位。緬甸將在今年十月舉行大選,因為憲法規定,翁山蘇姬無法參選總統,但是她的政黨「民盟」有可能取得執政權。

就在這場關鍵選舉前的幾個月,昂山蘇姬來到了中國,引起全球注目。

對緬甸軍事威權政府來說,中國一直是最重要的盟友,也是最大投資者,中國投資占緬甸外國直接投資的三分之一,並幾乎包含所有重要部門,尤其是水力發電、天然氣和石油,雖然這些自然資源的開發計畫,都有嚴重的環境爭議,如對闊葉木森林的大量砍伐。

2011年緬甸啟動政治改革後,開始和美國改善關係,中緬關係亦出現緊張關係。那一年,?甸政府叫停主要由中國投資的密松大壩,宣稱大壩會破壞環境。不久後,中國投資的萊比塘銅礦也遭叫停。這兩個重大項目的停建都讓中資企業可能蒙受巨大損失。

在緬甸北部和雲南交界的果敢自治區近年出現政府軍和叛軍武裝衝突。今年政府軍殺害上百華人,引起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嚴重不滿;三月,緬甸軍機又在中國雲南誤投下炸彈,造成五名農民喪生。兩國關係更顯緊張。

以往中國政府當然不可能邀請翁山蘇姬,因為她被全世界視為民主象徵,又是做為中國盟友的緬甸軍政府的反抗者。這次邀請顯然代表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改變。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帳號發表一篇《中國為何邀請昂山素姬訪華》文章,就指出「這應該是要向緬甸政府傳達某些耐人尋味的信息」,也是「對緬甸政府,尤其是軍方頑固派的一個警告」。

另一方面,翁山蘇姬也已經不是人們想像的民主女神了。此前,緬甸內部信仰伊斯蘭教的羅興亞族群受到嚴重迫害,但翁山蘇姬並沒有替他們說話,受到西方不少批評。 2013年三月,她所領導的關於萊比塘銅礦的調查委員會決定讓礦場繼續開發,即使當地農民仍然抗議。她在英國衛報中的訪問說,不論我們是否喜歡,我們必須和鄰居國家維持好關係。這次中國政府邀請她訪問,也是希望確認如果民盟勝利了,翁山蘇姬可以維護中國在緬甸的軍事和經濟利益。

事實上,她在被釋放後和軍政府維持合作關係,早已在黨內和支持者中引起不少爭議和懷疑:我們就這樣和威權迫害者妥協嗎?

要帶領反對派邁向執政,翁山蘇姬確實必須面對國內和國際的困難政治現實,這也是所有從反抗者到執政之路所必須面臨的兩難。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許多的異議者在這條複雜的權力之路上,不幸成為暗黑權力的俘虜。過去,翁山蘇姬在羅興亞族群的議題上沈默了,今日她在劉曉波的問題上沈默了,我們可以理解她個人的政治轉型,但更希望她未來在其他人權與民主議題更少沈默,並繼續以她優雅的姿態去實踐道德的力量。

原文刊在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