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劇場筆記:《29+1》銀幕版的新舞台/電影語言

劇場筆記:《29+1》銀幕版的新舞台/電影語言

彭秀慧的獨腳劇《29+1》像National Theater Live般搬上銀幕,讓原本一個不打算重演的作品重現。說在前頭,我看過三次《29+1》的劇場演出,很喜歡這作品,而我喜歡劇場版本遠多於銀幕版。

彭秀慧在放映後的分享會提及她對銀幕版的擔憂,例如劇場演員的肢體動作較大,表情亦較明顯(有說是誇張),未必適合在大銀幕放映。對我來說,這統統不是問題,最影響我的是拍攝與劇場的配合程度。作為劇場觀眾,觀賞的畫面有如電影裡的定鏡的長鏡頭(Long Take),雖然觀眾與演員的距離一般較遠,但因為是長時間的「定鏡」,觀眾可以選擇注視的焦點。以林若君與男朋友在房間裡自說自話的一幕為例,觀眾可以選擇注視看表情空洞的林若君,也可以只看她只顧翻雜誌的男朋友;可以選擇以自己的節奏游走在二人之間,甚至將視線拉遠來同時觀察兩個人的反應。對劇場觀眾而言,他們享有這種目光的自由,然而當一個劇場作品以電影的語言來演繹,鏡頭的意志讓觀眾失去部份自由。是好是壞﹖視乎觀眾是否同意鏡頭的意志了。

這次銀幕與劇場結合的嘗試對我而言是好壞參半。我認為接剪、叠影效果將幾段舞蹈的美感放大了,遠比劇場版本震撼;不少近鏡的運用恰到好處,劇場難以呈現的細緻演技都給重生。我最不喜歡的是部份時間(尤其是頭二十分鐘)轉鏡太頻繁,部份轉鏡意義不大,有礙流暢程度;有一些原本印象深刻的畫面都因為鏡頭選擇而略去,例如林若君與男朋友由除夕倒數一幕突然回到現實,二手由拖手到分開,在劇場看是很漂亮動人的畫面,但銀幕版就只從林若君的角度切入,她的男朋友則幾乎消失於畫面裡。這鏡頭選擇也有好處,只是我最喜歡的畫面就此消失。黃天樂唱《早班火車》也剪接得較零碎,她在台上亂跳亂唱的純真味道變淡了。對於部份已經看過不少一次的觀眾而言,銀幕版本的重點是重溫與補漏,即將以前沒有機會看的近鏡補回來;對於第一次欣賞的觀眾而言,他們未欣賞過劇場版本,更不會計較,而且劇本、演員皆出色,基本上已經沒有投訴空間。

劇場與電影的結合,肢體動作等問題的確不少,但對《29+1》這類參與演員數目較少、有部份情節是以Stand-up Comedy形式進行的劇場作品來說問題不大。然而,鏡頭的運用有自己的語言,將電影的一套語言搬到劇場作品,或許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說到底,這次《29+1》的放映並不在劇場演出時的計劃內,即使有四個角度拍攝,拍攝時未必有完整的藝術設計,兩套藝術語言未有足夠的機會磨合。當然,是否需要將兩套語言完全結合又是另一個問題。

彭秀慧將劇場作品帶到銀幕,與National Theater Live的企劃一樣有重大意義。對於推廣本地劇場而言,也許這是另一條出路,雖然還需要更多探索。不過,從藝術創作上,表演者必需要尋找新的路向,思考拍攝與劇場之間的關係。就電影形式的歷史而言,每一次形式的演化都對電影的製作、美學有衝擊-由默片到有聲片、黑白片到彩色、銀幕比例由4:3走進16:9,每次形式的演化都帶來電影製作上的革命。當然,每一次演進都有支持與反對,當年有不少默片演員拒演有聲片,堅持默片是完美的表現形式,近年一樣有導演對3D電影極度抗拒,高達(Jean-Luc Godard)去年的《3X3D》就是探討這問題。如果電影製作往3D的方向傾斜,一味追求真實的呈現,不少傳統的美好電影語言可能會被淘汰,甚至絕跡。如果劇場往電影拍攝的角度傾斜,劇場演出的美好傳流也可能會消失。如果這是兩者結合的後果,我倒希望兩套語言永遠不要磨合好了。

如果要融合,可以花心思的空間還有不少。除了鏡頭的運用,聲音(包括音樂與聲效)對帶動氣氛的力量在電影院較強,多少因為音響設備及空間較細的關係。音效運用要貫穿兩種形式並不容易,彭秀慧的作品大多都有這種魔力,因為她用了不少耳熟能詳的經典歌曲,其他選曲也很不錯。不過,我相信還有更多利用的空間。另外,因為拍攝技術,劇場較黑的地方畫質較差,多少影響投入感。不過,某些場景的黑白對比與劇場大不同,反而更有味道,例如林若君在醫院的一幕。用色,也許是另一個可以發展的空間。

對我來說,就算銀幕版有多好,《29+1》的劇場版本還是最美好的。彭秀慧經常說,舞台是有生命的。我覺得那生命是最感人的力量,而雖然我在銀幕版裡感受到彭秀慧的熱誠,但反而讓我更懷念《29+1》舞台上的生命。不過,劇場演出完了,這種懷緬的形式很好,很溫暖。

這是批評?不是,是讚許。因為這劇場作品太好,好得搬不到其他形式裡。

Facebook 專頁:MAD House